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甘肃医改的中医特色:以低费用维护居民健康

2012-11-26 17:5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兰州11月26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以低费用维护居民健康,走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这是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所作出的分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采访组日前来到甘肃。刘维忠对记者说,结合甘肃经济总量小、自然条件差、农村人口多、医疗服务能力弱的省情,该省在医改中发挥中医作用,“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

  刘维忠将该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要做法归为四点:突出中医药地位;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势,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三个“全覆盖”。

  具体实施过程中,甘肃省内各地探索着适合本地实际的创新途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采访组此行走访了兰州、武威等地,中医药融入医改的举措在这些地区尤为突出。

  在武威,当地政府将中医药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机构编制、人才培养、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对中医药的倾斜支持力度。为缓解看病贵的问题,该地新农合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在原来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的基础上,报销比例再提高10%,起付线再降低10%。

  武威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武威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科、中药房,其中70%达到标准化水平,配备了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中医药技术人员,至少能够提供10-12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在兰州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这里提倡中西合璧、互惠互补,医院建立了中医科室与西医科室的协作激励机制,推行中医进西医科室查房会诊制度,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作用和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效。

  甘肃省二院宣传科科长严国香说,自持续推进中医会诊查房制度以来,2011年中医门诊达7505人次,占全院门诊人次的7.2%,比2009年增长145%,各西医科室的中医查房形成常规,平均住院费、自费药品比例下降,病人就医感受明显好转。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则大力发展中医针灸特色疗法,该院办公室主任邢喜平说,医院以针灸来诊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针灸优势病种,目前开展优势病种有:面瘫、偏头痛、神经性耳鸣耳聋、呃逆、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对于针灸诊疗的新技术、新业务,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亦有创新,如埋线疗法、小针刀疗法、刺络放血疗法、芒针深刺疗法、百会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等。就穴位埋线而言,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刘维忠介绍说,截至2011年底,甘肃的中医医院承担了全省约1/4的门诊服务量和1/5的住院服务量,该省在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甘肃仍面临经费欠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中医药机构设备设施简陋等问题。为此,甘肃卫生厅建议加快中医药立法工作的进程,加强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