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效仿了《泰坦尼克号》经过3D转制后重新上映的路径,却不一定能复制3D版《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成绩——3D版好莱坞大片《2012》两天前登上内地银幕,且被影迷戏称为“中国市场特供”,从市场反应来看明显不如预期。不少观众表示,想仅仅靠3D圈钱,难了!
转制片只投放我国内地
2009年11月,《2012》在国内上映,获得了比美国本土还高的4.65亿元票房。记者从该片出品方获悉,其实早在影片筹拍期导演就想过尝试3D技术,片中有大量场景是用3D理念构建并用3D摄像机拍摄的。但当时电影界都不相信3D的拍摄技术和市场前景,所以影片最终还是以2D形式上映,“留下了遗憾,也为后来的重建打下了基础。”据介绍,《2012》的3D视觉重建从去年7月启动,到今年10月中下旬基本完成,“对于导演来说,更像是完成一次技术使命”。
不过,尽管哥伦比亚方面否认是想借3D圈钱,但在很多影迷看来,此次《2012》披上3D的新衣重新上映,就是想复制3D版《泰坦尼克号》在我国内地的票房成绩——今年上半年,3D版《泰坦尼克号》全球公映,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掀起热浪,却在我国狂收10亿元票房。而眼下有迹象表明,到目前为止,确定3D版《2012》上映日期的只有我国内地。有业内人士分析说,鉴于美国电影市场一般公布档期需要提前半年,而《2012》的题材又有很强的时效性,该片在美国上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D版《2012》特供中国市场,看中的自然是庞大的观众人群和3D银幕数。有数字表明,目前我国3D银幕达8500块,并可望在年底突破1万块,是美国以外最大的3D电影市场。甚至有一种说法:中国已经成为3D影片的特区。
上座率还不如《寒战》
从以往的经验出发,很多人以为《2012》以3D形式卷土重来,一定会雄霸影院排片表——不管怎么说,该片现在放映要比3年前更应景,再加上影院经理们都爱3D带来的高票价。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该片上映两天,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压倒性排片。就拿上海影城、永华电影城、大光明电影院和UME新天地国际影院4家较有代表性的影院来说,该片在前昨两天获得的排片总数为69场,比排名第一的《寒战》少了27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3D版《2012》的此番遭遇,折射出国内观众对于3D元素已经越来越理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电影院一般会在电影上映前三四天就拿出一个厅进行排片,随后根据网络预售的风向标来决定上映后的排片规模。所以,3D版《2012》的排片场次一般,只能说明该片在预售票阶段就没有出现火爆场面。与此同时,该片上映后的上座率也验证了影院方面的判断——上海国际星美电影城市场部经理杨奇枫告诉记者,从这两天的黄金场来看,该片上座率为50%,低于《寒战》上映初期的55%。
2D加个D不等于3D
“《泰坦尼克号》时隔15年卷土重来,卖点不仅是多了一个‘D’,更有整整一代人的怀旧情怀。而且,这部片子无论导演、演员还是题材,都称得上经典。相比之下,《2012》在各方面都略逊一筹,看起来题材很应景,实际上末日话题已经过时;唯一的噱头就是3D,可是这年头,太多的伪3D已经让观众失去期待了。”关于3D版《2012》能否复制3D版《泰坦尼克号》的成功,杨奇枫这样向记者分析。
记者注意到,许多看过电影的影迷对《2012》的3D效果颇有微词,称片中全景3D较逼真,但近景镜头大多流于平面。还有影迷表示片中不少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都不是转制后产生的,而是原先2D版本中就有的。越来越多的影迷已经认识到,不是2D再加一个D就等于3D的,两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视听语言;尤其是在3D电影越来越多的当下,仅靠技术噱头就想圈钱,怕是难了。
记者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