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届毕业研究生暨高校师资专场供需洽谈会”昨天在南京举行,450家单位提供1.9万个岗位,进场求职人数近万人。明年江苏预计有4.5万研究生毕业,创历史新高,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受企业“裁员风”的影响,不少研究生采取“鸵鸟求职”方式,把目标转向“国字头”单位,“挤破头”要进国有企业、高校。
形势不妙!
1、明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史上最多
据教育部门统计,2012年江苏研究生毕业人数为4.5万,创历史新高,比2010年的3万人多出1.5万。据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省研究生与本科、专科就业相比,连续三年倒挂,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从目前形势看,明年恐怕又要倒挂了,研究生必须降低心理期望求职。”一位就业专家说。
2、今年企业纷纷刮起“裁员风”
在招聘会现场,企业“裁员”这个词频频成为毕业生谈论的焦点。“今年某机械制造集团就不招人,听说裁了好多人。”“江苏大学电子类专业一名男生告诉记者,据了解,今年由于国外经济环境,我国一些“外向型”企业,尤其是制造和电子类企业,受冲击特别大。一些原本效益非常好的企业在今年也出现了亏损,有些更是走到了需要裁员来自保的境地。
求职者纠结!
“被裁族”二轮求职
昨天的招聘会提供了1.9万个岗位,进场应聘的研究生近万人,供需比接近2:1,记者在现场从毕业生口中听到最多的仍然是“工作难找”。“来的民营企业多,国有大企业少。我们和本科生不一样,去了民营企业如果被裁,重头再来的机会变少了。”一名毕业生说。
“刚被公司裁了,只好又出来找工作了。”在一所高校招聘展位前,记者碰上一名刚被公司裁员的张同学。张同学是南京一所知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研三学生,今年暑期刚被南京一家IT公司招聘为软件工程师,负责云计算项目,还处于见习期,不久前公司取消了整条研发线,工程师大都被裁掉了,“我们一共15个研究生,14个被裁了。”好好的工作没了,张同学陷入焦灼中。“第二次找工作绝对不能找民营企业了,一定要有保障的。”二次求职,张同学把目光瞄准了高校,“高校去不了就到中学,再不行就国有企业。”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胡建平书记介绍,2013年我省毕业生就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最好就业的专科生的毕业人数减少了3万人,而研究生数量增长幅度最明显。
“国”字头单位挤破头
受“裁员风”影响,“国”字头单位比往年更受欢迎,凡与“国有”沾边的单位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队。在苏州一家检测企业前,一名女生指着招聘广告说:“这家企业有政府背景的,应该比较稳定。”
海门一家国有控股集团对学历要求只需本科以上,不少研究生排队投简历,“我们无所谓本科还是硕士,薪水差不多。”面对招聘官如此回答并没有打消硕士生的热情,“毕竟是国有的,不会随便裁人。”高校的教师岗位更是挤破头。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招聘负责人胡老师说,部分岗位就要求“博士生学历,或者正高职称,并且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一个小时内收到几十份简历中,有一个博士,两个有海外经历的硕士。
研究生3问用人单位
“我马上要毕业了,面临成家,企业一个月才给4000,就比本科生多1000,还不包吃住,我很难接受。”南信大一名研究生说。记者采访中发现,在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情况下,研究生面临要不要降低心理预期求职时,感到十分纠结。
1问 多读三年书,月薪才比本科生多一千?
“刚刚在那个摊位递简历,他问期待月薪多少,我说六千,那个面试官还愣了一下,然后就没有多话了。”南京工业大学的孙同学告诉记者,在昨天的这场招聘会上,他一共投出了将近10份简历,同行的同学也投了6份,但对投了简历的单位,他们其实也并不太满意,主要是薪水不理想。“6000是个底线了,读了三年书,不想把自己贱卖了。”记者现场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开给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起薪差距都不算大,多集中在1000至1500元。
劝劝研究生:起点相差小但发展空间大
多读三年书,薪水最多多个一千多块,研究生的学历是不是在贬值呢?对于这个问题,现场用人单位答案其实不一样。一家制造类企业的面试官就告诉记者,他们其实不太想招研究生。“研究生学得专,理论上要扎实些,但动起手来未必比得上本科生。而且要价普遍要高,不合算。”不过杜瑞制药有限公司的招聘组人员就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会有岗位指定要研究生。“本科生在我们这儿主要是做质检、工程、还有生产车间的一些工作,研究生进来主要是做研发。对研发岗位来说,研究生文凭是个门槛。两者岗位性质不一样,起点薪水差距大概在1500元,但研究生发展的空间要明显大一些。”
2问 去小企业能有发展空间吗?
记者采访中发现,“冷热两重天”非常明显。大部分民企前最多“三五成群”而已。“在来招聘会之前,我已经在网上把单位都看了一遍,选出了十来家,都记在了纸上。”在南京煤炭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的展位前,来自南理工的小马向记者展示了所做的功课,手掌大小的一张纸上,投过简历的单位前都打了个勾。小马告诉记者,他是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被他在众多单位里“圈”出来的重点关注对象,都是国企和研究所。“不想去民营企业,有的虽然收入高,但不稳定。”南京农业大学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她最想去高校当辅导员。
劝劝研究生:眼界放宽也有好待遇
“将心比心,要是自己孩子也希望能找个稳定轻松拿钱又多的岗位。不过所谓的优质岗位招的人就那么多,最终能选上的也是少数。”一些民营企业的招聘经理们也表示,其实他们对优秀的研究生也挺重视,提供的待遇也不差。一家人才测评软件公司负责招聘的赵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就对研究生拿出了优厚的政策。“硕士研究生进来我们第一年给3000,第二年就能升到5000,而签约的211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我们给15万的安家费,博士能给23万,学士也有6万。”这些费用就是为了能留住人才。“不过现在的孩子稳定性比较差,所以安家费会分两三年时间发放。”江苏德润药业招聘负责人说:特别是在南京招聘的学生当中,希望留在南京或者苏南地区。就目前来说,不管我们在苏北的工作环境还是收入,都是蛮不错的,好多学生对企业缺乏了解,在寻找工作中有些误区,不太看重今后的发展,只看重眼前的利益。
3问 别拿“显微镜”来挑剔我们成么?
南京大学的硕士生小王在招聘会上闷了一肚子气。虽然顶着南京大学的光环,但小王在求职时还是吃了闭门羹。“好多院校要人都是博士起步,要硕士的要副高或是工作经验,我看中了南京一家本三的院校,可是简历都没投出去,人家嫌弃我本科不是‘211’的。”在招聘会前小王投了一所研究所,也是因为本科院校被拒。
除了本科院校因素之外,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业面窄,也是让一些学生无处投放简历。“你看前面排这么多人,完全是用人单位说了算,我们就像大白菜一样被人挑来挑去,学校、户籍、项目甚至是导师,都不知道下一家单位会用什么理由拒绝我们。”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的一名女生在现场无奈地对记者说道。
劝劝研究生:摆正心态适应市场
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资深HR经理周海波告诉记者,企业在挑应聘者的时候肯定会有自己的考虑,有些已经是共通的,比如认为本科院校更能代表学生的能力,因此对本科院校也有要求,很多好单位都有这样的情况,不过也并不绝对。而研究生跨专业投简历更难也不少见。熊猫电子的招聘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研究生要跨到相近专业投简历,说是有些课程学过,但深度和广度和“正牌”没法比。本科生全能可能会受欢迎,但研究生不一样。企业挑人标准应聘者一般难以改变,但求职是双向选择,毕业生应该摆正心态,根据求职情况调整自己的求职期望,适应市场。
专硕就业调查
没受歧视学制缩短反而沾光
2009年教育部新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两年,更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硕士在推行之初,报考遇冷,因为无法预见就业,不少考生避而远之。今年是专硕“批量毕业”的第一年,专硕的就业状况究竟如何,记者现场展开了调查。
用人单位不分专业还是学术
“我们前两届都没有招满,第一届因为报得人太少,被迫取消。”南京一所高校翻译硕士王同学说,“不过学长们的工作都找得不错,大部分进了外企和银行。”在昨天的招聘会现场,王同学并没有因为专业硕士这一身份遭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单位不会问我们是专业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只会看我们是否是硕士,学什么专业,有什么实践经验。”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多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一般不会看得这么细,通常看是哪所学校的,学的什么专业,做过哪些项目。”
少读一年书占“便宜”
不少专业硕士悄悄告诉记者,与学术型硕士相比,在找工作方面,他们反而占了点“小便宜”。“我比同届学术型硕士早一年拿毕业证,早一年工作,只比本科同学晚两年,从这点上说是有年龄优势的。”一名出生于1988年的同学告诉记者,他在网投经历中发现,他和早一年入学的学术型硕士的学长同时网投了一家银行,两人同时拿到了考试通知,还一起进了面试,“如果说你的目的是为了找工作,专硕是个不错的选择。”有意思的是,为了与专业硕士区分开来,不少学术型硕士在简历上标注“学术型硕士”。“毕竟我们读三年研究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我们从科研能力上是有优势的,这一点希望在求职时能传递给用人单位。”一名男生说。
实践岗位专硕优势明显
记者调查发现,在实践性岗位,专业硕士还是有求职优势。“我们学校的专硕一年在校学习,第二年在单位实习。”工程管理硕士刘添佳目前在杭州一家勘测院实习,“领导很希望我能留下来。”刘添佳说他本人还面试了几家房产公司,几家单位对他在杭州这家企业的实践经验很感兴趣,“实践经历给我增加了就业筹码。”河海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黄琳楠告诉记者,今年是专硕有大规模毕业生第一年,初步调查显示,工科专业硕士就业情况都不错,技术含量较低的专硕就业稍差一些。一家研发机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虽然不看学生是专硕还是学术硕士,但因为招的是研发岗位,看他研究方向和发表的论文。”(记者 杨彦 蔡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