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送寒衣。”井陉县乏驴岭村,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村民自发到鸡架岩山,祭奠1937年牺牲的万名抗日英雄。村民徐永峰自2003年以来,就开始搜集国民革命军当年血战乏驴岭(包括雪花山、鸡架岩、马嘴梁、荆蒲兰等地)的英雄事迹,还准备和村民一起为抗日英雄立碑。
89岁老汉为抗日英灵“送寒衣”
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一)上午10时,初冬的阳光照耀着鸡架岩山,满山的灌木丛伸展着密密麻麻的芒刺,在寒风中摇曳,变黄的叶子开始凋落。不远处一个浅浅的小山洞内,89岁的陈拉锁老汉面朝东沟掌方向,把一摞冥纸放在几块石头中间点燃。
“17师的抗日英雄们,你们冷吗?乏驴岭村的乡亲给你们送寒衣来了,你们穿上吧,别冻着了!”陈拉锁蹲在地上,不停地念叨。村党支部书记陈玉良、村民徐永峰、李成良等人站在一旁,也低声说着,“你们牺牲的时候都还穿着单衣……给你们鞠躬啦!”几位村民站成一排,向东沟掌方向深深鞠了三个躬。
鸡架岩山位于乏驴岭南侧,东西走向,头朝东,鸟瞰好像是一个大大的T字。站在山上遥望,东边是雪花山,南边是照天梁山,北面是马嘴梁。河北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位于鸡架岩南北两侧,北面是正太铁路(1953年改称石太铁路),南侧是一条连接晋冀的主路。从鸡架岩脚下西行10公里,就到了山西娘子关。因此,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陈玉良说,1937年10月重阳节,日军向娘子关进攻,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奉命在乏驴岭一带抗击,血战9昼夜,1万多名抗日将士阵亡,很多尸骨被村民埋葬在鸡架岩山的东沟掌。为缅怀这些抗日英雄,75年来,很多村民每年“送寒衣节”,都到这里祭奠英烈。因担心烧纸引起火灾,一般在山洞内祭奠。
现场
38军后人走访先辈战斗过的地方
今年是娘子关抗战75周年,乏驴岭作为娘子关战役的前沿阵地,一直受到国民革命军38军将士后人的牵挂。
11月1日,38军17师师长赵寿山外孙女杨抗美、参谋李文章之女李绥隆夫妇、团长张进修之孙张军兴一行4人,来到井陉县乏驴岭村考察,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款待。
年过六旬的杨抗美女士说,17师的将士大都是陕西人,当年娘子关战役后,阵亡的消息传到陕西,村村挂帐设灵堂,这在陕西许多县志里有记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段历史在一些地方好像被遗忘了,牺牲的万名将士没有留下名字,历史记载也很少。
娘子关战役后,38军转战山西高平、中条山等地。后来,高平为牺牲的37位烈士建立了“陆军17师抗日烈士纪念碑”,山西芮城圣天湖“中条山抗日英雄纪念园”也于2010年9月建成。杨抗美他们来乏驴岭的目的,就是想走访先辈们战斗过的战场,发掘当年战场史料,寻访掩埋英雄的地点,祭奠烈士亡灵。同时也希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为17师抗日英雄立碑,替前辈和陕西父老乡亲了却心愿。
在鸡架岩山,杨抗美代表家乡父老面朝东沟掌哭喊:“17师的英雄们,我们来看你们啦!75年了,我们来得太晚了,请原谅我们吧……”此情此景让一旁陪同的村民无不动容。
鸡架岩山留有很多抗战掩体
陈拉锁老汉虽年近九旬,可他身体硬朗,记忆力非常好。他与几位村民带记者从鸡架岩山西头,一直爬到最东头。
这座山海拔四五百米,山顶地势平缓,除了遍野的灌木丛,没有一棵大树,也少见石头。当年,17师将士在山顶上修建的掩体依稀可见,有的像弹坑,有的像石头垒的围墙。最东头石头垒的环形掩体保存最好。透过这些掩体,可以想象勇士们当年抗击日寇的壮烈场景。
村民徐永峰研究17师抗战史多年,掌握了大量资料。他说,当年17师将士们在雪花山、鸡架岩、马嘴梁屯兵,雪花山失守后,转移到鸡架岩继续抗敌,终因武器不如敌军,边打边向西边的东沟掌方向撤退——这是通往乏驴岭村的唯一出路。然而,日本鬼子早已包围了这座山,很多将士在东沟掌遇难。
陈玉良认为,这些勇士是为保护国家和乏驴岭而牺牲的,理应受到敬仰。
徐永峰现场赋诗一首:“重阳日淡乏驴岭,雄师万数战东瀛……往复拼杀九昼夜,尘烟暗卷十里昏……万名将士赴国难,长留豪气贯乾坤……”
事件
部队纪律严明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现年61岁的徐永峰,曾任县民俗研究会副会长,参与过县志编纂工作,发现17师在乏驴岭的抗日情况很有价值。在村民的鼓励下,他从2003年就开始搜集挖掘有关历史资料,无数次上山实地察看抗日战场痕迹,走访健在的老人,整理出10万多字的史料,准备编入村志。井陉县史志办现在也开始搜集这段历史,计划明年5月1日前出版一本书,纪念17师英勇悲壮的英雄事迹。
徐永峰介绍,17师官兵纪律严明,入村后住到各家各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陈拉锁老汉也证实,当时他家住了五六名国民革命军,母亲给他们鲜枣吃,他们坚决不收,还帮母亲清扫院子。
那时已是秋天,阵地前的高粱、谷子都该收割了,阵地旁有一片柿子林,柿子像火焰一般红。赵寿山师长命令部队不准动树上的柿子,说那是山里人的口粮。他对官兵们说:“那些高粱、谷子是会影响我们部队射界的视野,庄稼也会在炮火中毁掉,可惜了农民一年的辛苦了,赶快通知老乡来收割,人家老乡还要过日子啊!”
村民们跟这些官兵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当将士们战死后,他们冒死掩埋遗体。多年来,一直有村民到山上扫墓。
陈玉良表示,杨抗美的到来,让他深感愧疚, 决心尽快为这些民族英雄立碑,把鸡架岩建设成红色教育基地,以告慰抗日英雄亡灵。
考订史实
为抗战英烈树碑立传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同乐说,《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一书有这段历史概述:“黄绍竑急令第十七师固守娘子关以东要点雪花山,并以一部向长生口出击迟滞敌人。最初接连克复刘家沟、长生口等处,后遭敌反攻,雪花山守军指挥官疏忽,致使阵地丢失。第十七师反攻,伤亡千余人仍未收复阵地,不得已退守乏驴岭。负责防守雪花山的团、营长因贻误战机,按战时军律被枪决。”
作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一个部分,乏驴岭抗战中壮烈牺牲的17师将士,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可贵精神,应该受到历史尊重。有关部门应该组织力量,考订史实,为抗战英烈树碑立传。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亚强表示,17师在乏驴岭一带抗战历史确实存在,他们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抗击日寇,浴血奋战,无疑是民族英雄、抗日英雄、抗日烈士、中华勇士,可歌可泣,值得歌颂敬仰,有关方面有为其立碑愿望,可向当地党委和政府申请。
激战9昼夜
全师仅存百余人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史料称,1937年10月10日,日军向娘子关进攻,国民革命军杨虎城旧部第38军17师赵寿山部从深泽、晋县(现晋州市)以西,转移到井陉地区,在曹泉、荆蒲兰、雪花山、乏驴岭一带设防,抵御从石门西进的日军。自11日起,与日军20师团主力步炮联合兵种约3个团激战9昼夜,给日军以重大杀伤,迟滞了日军西进山西的计划,而17师官兵因数日不得饱食,子弹耗尽,最后仅剩旅长1人、团长2人、营长以下干部不足三分之一,全师仅存百余人。
据中条山抗日英雄纪念园记载,赵寿山从娘子关撤退后,于1937年底到延安会见毛泽东,表示接受中共领导。1938年1月,所部开赴晋东南,接受第二战区东路军朱德、彭德怀指挥,同年夏升任第38军军长。1942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为解放西北做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省长。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李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