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退休村支书32年写141本日记 国事家事无所不包

2012-11-06 10:18:00 来源: 重庆商报 
字号  

    李发良从1981年1月1日起开始写日记,记录了国内、村内的大小事。 通讯员 陈建华 摄

  “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在20点开幕”;“2012年7月1日,新津乡和平村改为和平社区”……谁会想到,这些事件会记录在一个退休村支书的日记中。

  这名退休村支书名叫李发良,今年69岁,云阳县新津乡和平村的老支书。他从1981年1月1日开始写日记,不但记录了国内、村内的大小事,就连自家的一些琐事也没落下,近32年一共写了141本日记,超过300万字。

  村支书写了32年日记 一共141本超300万字

  “今天上午到八组组长家帮忙,下午到场镇看水。”昨天晚饭前,李发良熟练地打开抽屉后,拿起一支蘸水钢笔,将当天的所见所闻写在编号为“141”的工作日记本上,然后将本子合上后放进抽屉,将锁眼翻转两圈后才取走钥匙,坐在饭桌上吃饭。

  对于李发良每天晚饭前的这些习惯,家人早已熟悉。据其老伴何文臣介绍,李发良文化不高,但从16岁起就在队上、村上担任干部,时常将自己的工作内容记在本子上。她表示,“几十年了,养成了习惯,每天不写他就像是少了点什么。”

  记者在编号为“1”的日记本上看到,封面是“工作日记”四个黑色大字,还手写有“和平村委会”的字迹,边角有虫子啃咬过的痕迹。

  “几乎是一天写一排字,大概两三句话,一般只有10多个字,最多不超过20个字,如果内容需要进一步解释的会转到其它本子上记载。”据李发良介绍,他从1981年1月1日写第一本日记,近32年一共写了141本日记,字数已经超过300万,并按时间顺序分类别编了页码。

  由于处理纠纷无凭据 他用日记记录大小事

  说起每天晚饭前坚持写日记的事,李发良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主要是想记录村里的大小事情,特别是经过我处理过的,方便村民今后查询。开始记录的内容主要是:谁家有红白喜事,谁家在分家产,谁家要过生请客……”

  据他回忆,1980年,当时他担任云阳县新津乡和平村支部书记。当时村里一户姓李的村民,因生活琐事与兄弟和儿媳发生纠纷,他先后去调解6次,都发现是李某不对,所以对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后来,他去李某家收取村里的提留款,但李某坚持说早已缴了,并喊他拿出没交的证据。回到家后,他就有了写日记的想法。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小村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他也将其记录在了日记中。“那个时候,尽管没有电视机,餐桌上还很少看得见肉,但我看到了社会的进步。”

  从此,不管是去县城开会,还是去湖北为村里买建筑材料、买农用种子,他都会随身揣着一支笔和一本《工作日记》。

  日记记录小村大变迁 村民享受城市人生活

  “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全家搬到庙垭口(地名)新房居住,我从今天起开始戒烟。”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在20点零分开幕,我要看一天的开幕式,不做任何农活。”

  “2012年7月1日,新津乡和平村改为和平社区,村民由此变为居民,可以享受城市人的生活。”

  ……

  以上几篇文章摘自李发良的日记,大多只有两三句话,但这仅仅是李发良141本日记中的“冰山一角”。李发良日记里都记载了些什么内容?据介绍,日记中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邻里之间,从名人警句、历史故事到养生之道、反腐倡廉,无所不包。这些日记看上去比较杂,但却有一条主线,那就是以他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主,记录非常完整。

  “香港回归,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大事,证明了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告别了耻辱的历史。”李发良告诉记者,也在同一天,他们家也从土砖房搬进了新建的火砖房,家里的常用电器也购置全了。而自己因身体原因,也决定从当天开始戒烟。“因为香港的割让,就是鸦片烟害了的”,他说。

  北京奥运会闭幕当天,李发良在日记中写到:“2008年8月25日晚,奥运会闭幕,中国夺得51枚金牌、奖牌总数100枚,奖牌榜排在第一位……”李发良回忆说,奥运期间,他一边看电视,一边用笔记录这个令人无比骄傲的体育盛会。

  在李发良的日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活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照明的蜡烛、煤油灯现在全被电灯取代,村道旁一盏盏路灯也亮了起来,夜晚的村庄也明亮如昼;电脑、空调、洗衣机、电冰箱都陆续出现在百姓家;羊肠小道不见了踪影,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取而代之;公交车通行;12层的楼房造起来了;集镇从70多户人发展到800多户人家……“今年7月1日,新津乡和平村改为和平社区后,村民由此变为居民,村民生病、养老都有保障了。”

  对话

  李发良:日记可以当传家宝用

  尽管年事已高,早已不当村干部,但李发良的生活依然充实。关心他人和社会,是他生活和日记的主题。昨日,李发良在电话中透露,他打算在身后将日记本当作传家宝留给后人。

  重庆商报:32年如一日地写日记,是什么动力在支撑你?

  李发良:看着自己的亲笔记录,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一点一滴的新变化,教育下代人明白美好生活的来源,让孩子们珍惜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重庆商报:这些日记保存得如此完好,你是怎样做到的?

  李发良:平时锁在抽屉里,钥匙自己掌管,从不让家人去碰这些日记。

  重庆商报:这些日记,你打算如何处理?

  李发良:在我去世后,可以当作传家宝留给后人,也可以捐给当地政府做档案使用。相信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幕后

  日记成功化解村民边界纠纷

  2009年3月22日,云阳县新津乡和平村四组的谭文全拆除旧瓦房,新建砖瓦房。新建住房的地面积增加了50平方米。其正在请师傅,喊来工人打地基砌砖墙的时候,他的邻居谭星云和妻子来骂人,称他霸占了自己家的地盘。

  两家人从开始的破口大骂,到后来要拖刀动斧。就在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时,旁人提议去找李发良翻看《工作日记》查看究竟,评个道理出来。结果李发良带着老光眼镜,通过翻看面皮已经变黄的《工作日记》,找到了1987年承包地调整的原始记录。再到现场查看、丈量土地,终于让两家人的土地之争得到了满意的解决。

  (商报记者 杨兴云)

[作者:于晓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