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东相距遥远,山水之隔却割不断双方经贸合作的纽带。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阿拉伯世界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阿拉伯专家认为,通过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双方达到了互利共赢,中阿贸易快速发展对阿拉伯国家加快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阿经贸成为中国外贸亮点
两千年前,“丝绸之路”见证了中阿两个古老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开创了中阿经贸合作的先河。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双方经贸往来日趋频繁,渐成规模。进入新世纪,中阿经贸发展迅猛,成为中国外贸一大亮点。
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制定多项方针政策。2004年,中国出台“一揽子”政策,打造与阿拉伯国家的新型伙伴关系。目前,中阿贸易额已接近2000亿美元,相互投资10年中增长8倍。在中阿合作论坛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10年批准在宁夏每年举办一届中阿经贸论坛,为中阿经贸合作搭建又一平台。三届论坛共签订项目协议478个,合同投资2500多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50亿美元,实际投资超过150亿美元,主要分布在资源开发、家电和服装等领域。同时,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工程承包业务最早、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在阿拉伯国家逐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的工程项目为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为辅的多元投资格局。专家一致看好中阿贸易发展前景,认为中阿贸易将成为中国外贸重要组成部分。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说,在过去7年中,中阿贸易额年均增长约30%,高于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中阿贸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多层次经贸合作助推中东经济发展
中东阿拉伯国家国情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各国都通过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促进了自身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与动力。为促进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中国在中东、非洲等地启动建设了16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位于埃及的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起步最早。
埃及工商部外贸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赫曼·法齐看好中埃苏伊士湾合作,认为这一项目可以成为中埃合作的桥梁和加深经贸合作的窗口。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安春英认为,苏伊士湾合作区在吸引外资、带动双边经贸发展以及促进埃及减贫、就业和产业升级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埃及来说,政府能获得税收收入,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也有所改善。
对中东产油国而言,中国庞大的石油需求成为助推这些国家经济的强劲动力。不仅如此,中阿在非石油领域的合作也为阿拉伯国家经济带来积极因素,正如阿联酋外贸部长谢哈卢布娜·卡西米所言,中阿在非石油领域的合作将大大提高阿联酋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对稳定该国乃至整个海湾地区经济有重要作用。
在开展经贸合作的同时,中国的制造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也进入阿拉伯国家。约旦CEC公司主席哈马尔·巴德兰就对与中国在新兴领域、尤其是太阳能领域的合作表示出浓厚兴趣。他认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约旦的能源问题。
中阿经贸合作在动荡中谋发展
2011年伊始,始于突尼斯的政局动荡席卷了中东地区,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双重打击,多个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给蓬勃发展的中阿经贸合作蒙上一层阴影。
中国与埃及和突尼斯等发生政权更迭的国家的贸易经历了不同程度萎缩,与叙利亚和苏丹的贸易额也大幅下降。但是,即使在动荡中仍有不少中国企业坚守甚至追加投资。在埃及动荡期间,一些中国公司不仅没有撤离相反还增加了生产线,汽车制造商华晨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利比亚局势刚刚稳定,中国商务部就派出工作组赴利比亚访问,与利方商谈中国公司参与战后重建事宜。
中国人的“不离不弃”让阿拉伯商人印象深刻,更加坚定了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决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阿贸易额达1959亿美元,同比增长34.7%。今年上半年,中国与利比亚贸易额同比增长近130%,达到48.3亿美元,远超去年全年水平,同时与埃及和突尼斯等国的贸易额也稳步增长。
埃及新任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就任后表示,期待加深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更多借鉴中国发展经验,还将就任后正式出访的第一站定在中国。今年5月,突尼斯成功举办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利比亚也迫切希望中国企业尽快返回参与基础设施、住房和铁路建设。
目前,中阿双方正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完善合作机制,以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并实现互利共赢。(记者 吴中敏 王储 参与记者田栋栋、李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