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南京打造生命科技城 2015年总产值达1200亿

2012-11-06 14:50:00 来源: 南京日报 
字号  

  南京拥有发展生命科技产业得天独厚的技术、教育、人才和创新优势,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南京生命科技产业发展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产业布局、政策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划。昨天,记者采访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

  背景:南京16所高校设有生命科学院系,现有专业人才7万多人

  记者:什么是生命科技产业?

  负责人:生命科学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反应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近年来,我国生命科技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去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1.5万亿元。

  记者:南京发展生命科技产业的基础和优势何在?

  负责人:南京拥有国内城市中不可多得的生命科技产业教育、人才、研发、产业优势。我市是全国生命科学院校最多的城市之一,设有生命科学院系的大学有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6所,每年毕业的该专业博士、硕士、本科生超4万人。同时,我市现有生命科学各类人才7万多人(不含在校生),其中领军型人才近200人,国家“千人计划”11人,拥有中国药科大学的彭司勋、南京大学的黎介寿、南京工业大学的欧阳平凯等9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院院士阿龙·切哈诺沃,在位于栖霞区的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建有工作室。同时,我市拥有一批全国领先的生命科学研发机构和平台,如南京大学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生命科学平台;拥有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实验室、国家863工程抗体研发中心等58个省部级平台。目前,我市生命科学产业初具规模,主要聚集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保健食品和现代医疗服务业等领域。2011年全市生命科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90亿元。

  目标:2020年,全市生命科技产业经济总量超3000亿元

  记者:我市发展生命科技产业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什么呢?

  负责人:我们将以创建中国生命科技城为目标,以研究成果应用和产业化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生命科技高端人才在宁落户,集中科教优势资源,研发和产业化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国内外领先的创新产品。重点在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大型可移动数字成像医疗设备、生物育种、特色医疗、小核糖核酸早期 诊疗研发和产业化上寻求突破,努力实现我市生命科技产业大发展。

  生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将集中在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和现代医疗服务等。抢占生命科技前沿技术,大力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芯片、纳米生物技术、靶向技术、高通量筛选等技术。

  记者:产业发展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吗?

  负责人:到2015年,全市生命科技产业经济总量1200亿元。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人才集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将南京建设成国内领先的生命科学产业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到2020年,全市生命科技产业经济总量目标将超3000亿元。将南京建设成中国生命科技城。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研发、产业化基地、治疗保健中心,引领国内生命科技产业发展。

  在人才和创新方面,到2015年,我市生命科技产业要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700名,培育50名生命科技科技创业家,国家“千人计划”创业创新人才达40名;到2015年重点推进12个创新和产业化平台、260个校企合作创新项目、50个国际合作项目、100个抗肿瘤项目产业化。

  举措: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两谷五园五中心”;打造孵化平台,搭建“三库五院四平台”

  记者:下一步,我市发展生命科技产业将从哪些方面入手?

  负责人:首先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进“两谷五园五中心”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生命科技产业布局。其次是加大招才招商力度,促进产业跨越发展。将大力实施海内外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重点瞄准海内外著名的生命科技院校、研究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引进人才。另外,还将大力开展生命科技产业小分队招商活动,国际上瞄准生命科技产业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最高的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内重点瞄准上海、北京、深圳等进行招商。此外,我市还将加快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努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将打造一批国际领先、国际互认的生命科技产业核心技术平台,建立全市生命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共享体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服务平台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全力推进“三库、五院、四平台”项目建设,到2015年,在孵生命科技产业企业达到1000家。

  在产业化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将力争每年引进50个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在我市产业化;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驻宁16所从事生命科技教学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深度合作机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流动。每年推进5—10名高校研发人才到生命科技“两谷五园五中心”创业。到2015年 ,实施生命科技重大专利产业化项目200项以上。将加快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标准的生命科技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提高“小微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

  记者:确保目标实现,将有哪些措施保障?

  负责人:我市将加快所在区域生命科技产业整合,生命科技产业布局内所在区县和开发区,要建立以产业集聚区为主体的管理推进机构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施区域内统一规划建设、统一引进人才、统一招商引资、统一公共服务。同时,将大力支持人才和产业集聚,大力支持研发创新、大力培育企业成长、大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创新产品产业化。

  我市还专门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命科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市级协调会商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全市生命科学产业规划、政策制订、园区指导、企业培育等相关服务工作。此外,我市将充分运用市新兴产业和科技、人才等专项资金并设立专门科目,重点支持生命科学产业重大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企业培育和引进、园区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生命科学产业国内外市场开拓和高端人才引进。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在现有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优先支持一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生命科学企业。同时,加强与国家和省的衔接,力争部省共建中国生命科学城。

  “两谷、五园、五中心”

  “两谷”指的是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和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

  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位于高新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研发、孵化区3平方公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区7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生命科技技术,包括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小分子药和生物能源等。

  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位于溧水县,将做优40平方公里园区面积规划,以生物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建设生物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生物农业高新技术集聚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

  “五园”包括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含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江宁区)、南京五台山生物医疗孵化园(鼓楼区)、南京钟山生命科技园(玄武区)、南京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化工园)。

  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将重点建设“生命科技企业总部基地”、“生命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健康产业中心”、“现代中药研发和产业化中心”、“小分子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中心”。

  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将重点围绕生命科技基因工程、抗体工程、活体异种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服务外包、生物信息、生物环保等,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为一体的生命科技产业集聚区。

  南京五台山生物医疗孵化园将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疗服务产业,建设国内外领先的生命科技孵化器。

  南京钟山生命科技园将重点发展生命科技技术,建设生物医药、生物基因、生命科技材料、生物信息技术、生命信息工程、纳米生物材料等功能区。

  南京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将在化工园建立专业分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原料药生产。

  “五中心”是指五个现代化医疗服务中心。

  以南京地区三级甲等医院、高新区生物医药谷为支撑单位,建设“江北医疗城”,为我市江北地区居民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并辐射苏北及安徽省等周边地区;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通过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冠名的南京一所医院、一所科研院所、一个实验研究中心、一个转化医学中心等实体建设,集聚肿瘤、心血管病等先进诊疗技术,打造麒麟生态科技城高端医学中心;加快推进河西新城医疗中心(以儿科疾病诊疗为主)、南部新城医疗中心(以中医诊疗为主)、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以艾滋病、肝炎、结核诊治为主)等五中心建设。

  “三库、五院、四平台”

  建设亚洲最大最全的动物模型系列遗传基因库、国内最大的南京化合物库、南京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干细胞库);建设南京生命科技技术研究院、南京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产业研究院、南京生物能源技术研究院;建设阿龙·切哈诺沃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室、活体异种器官移植研究中心 、南京生命科技检验检测平台、南京生命科技服务外包平台。(记者刘蒙丹 张璐)

  

[作者:种卿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