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亿元盗墓案主犯"自学成才" 操控8省地下文物交易

2012-11-06 11:12:00 来源: 三湘都市报 
字号  

  一起不起眼的盗墓案,竟然牵出了一个庞大的盗墓、倒卖文物团伙。

  10月4日,湖北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公安部督办的“5·8”特大盗掘古墓、倒卖文物案告破,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名,追回老祖宗留下的198件珍贵宝贝。其中,涉及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6件,三级文物104件,仅三级文物的价值就上亿元,一、二级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连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都忍不住惊叹。

  古墓群附近惊现盗洞

  去年8月28日晚,湖北随州市文体局工作人员在东城办事处义地岗古墓群附近发现有很多盗洞,洞口堆着大量新土,地上散落着烟头和矿泉水瓶子。

  此时,有人反映说随州一家宾馆住着8名外地男子,混身泥巴,还带着工具,形迹可疑。民警迅速赶到宾馆,将8人控制住。

  经审,这8名男子都是山东人,他们和4个随州人一起,刚在义地岗古墓群盗挖了一古墓。挖出的十几件宝贝已经开价400万元,卖给了一个叫“小胖子”的人。落网时,这8人刚分完钱正准备离开。

  鉴于案情重大,今年5月8日,公安部宣布直接督办此案。

  “武汉张哥”自学成倒卖高手

  因追查“小胖子”遇阻,警方就从其来往账户入手,一名张姓男子渐渐浮出水面。警方发现,张某是武昌人,经常居住在河南洛阳。8年前下岗后,张某一直无正式职业,但其来往账户经常有几十、上百万元的进出。经调查,警方得知张在洛阳的居所是倒卖文物的集散地。

  掌握第一手充足证据后,专案组决定收网。今年9月4日,随州公安派出5个工作组50余人,在公安部、省公安厅协调下,武汉、襄阳、洛阳、许昌、深圳及民航公安机关全力配合,办案人员奔赴4省8市,同时行动。

  9月的一天凌晨,办案人员冲进张某租住在洛阳的住所,他还在睡梦中,枕边放着文物鉴定类书籍。警方在张居住的仅60余平方米房间内,共查获148件文物,其中数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从随州义地岗盗取的文物。张交代,多件文物是从“小胖子”手中购得,有的是“小胖子”寄存在这里,让他寻找买家。

  办案人员介绍,张某倒卖文物已组成网络,手下有收集信息者,掌握着大量的买家、卖家信息。他自己也是“自学成才”的鉴定文物行家,往往只看一张文物照片,就可估计出此件文物为几级。由于操控着河南、湖北等8省12市的地下文物交易,江湖人称他“武汉张哥”。

  从9月4日开始,警方奋战10个昼夜,一举抓获武汉人张某、河南人刘某、随州人刘某等30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追回各级文物198件。

  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该案涉及的文物价值非常高,很多器物上有铭文,纹饰很有特色,部分文物迄今为止国内首次见到,堪称稀世珍宝。这些文物对整个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实物依据。

  文物价值

  出土宝鼎,填补西周“断代史”

  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出土过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在该市的擂鼓墩、叶家山、义地岗分布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群。

  在追缴的198件文物中,涉及随州文物共21件,且都是在曾都区东城义地岗所盗掘的。

  1978年考古人员在擂鼓墩发现了一座2400多年前的古墓,即曾侯乙墓。曾侯乙青铜编钟面世,不仅将中国音乐史向前推进了500年,而且从此随州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古乐之乡的美誉。

  2011年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叶家山发掘了西周早期曾国高等级墓葬65座和一座马坑,出土陶器、铜器、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各类文物达739件套,其中青铜器多达325件。叶家山墓葬是西周早期曾国的一处墓地,其年代比世界闻名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墓主人曾侯谏,是曾侯乙的祖辈。

  这次文物案件告破,警方追回了一个鼎,铭文显示,为曾侯宝所有。据史料记载,曾国建国700年,曾侯宝是曾侯乙的祖先,比曾侯乙早约200到300年,是曾侯谏之后,但遗憾的是,此前一直没有文物印证。此次随州警方追回的这个被盗青铜鼎上有铭文“曾侯宝”三个字,是史学上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现,填补了曾侯谏和曾侯乙之间的空白。

  ■综合武汉晚报、

  长江商报、法制晚报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