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百姓眼中这十年:幸福在绿色中成长

2012-11-02 16:51:00 来源: 山西日报 
字号  

  图为杜元和他的同事正忙碌着给树木浇水,远处是波光潋滟的雁家湖。

周江摄  

  “高峡出平湖”,站在朔州市朔城区的西山顶上,下团堡乡上团堡村村民杜元甩给记者这么文绉绉的一句。10月28日,杜元和他的同事们正忙着赶在上冻前给西山森林公园里的树木浇最后一次水。

  而让他如此诗意大发的,是他面前不远处的玉泉、双照、雁家三个大湖。

  秋意盎然中的西山森林公园,仍是一片壮观的绿色,再加上湖水潋滟,难免让人心襟摇荡。

  杜元在这山上已经种了整整7年树,他们这支造林队有60多人,承包了300多亩山地。“以前这山上,一年到头尽往城里刮黄土,现在树多了,山绿了,风小了,水上来了,朔城区也越变越干净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遥望远处清晰可见的高楼,杜元止不住自己的话匣子。今年光是他们这支造林队就在西山上种了2万株树木,有油松、五角枫、海棠、杏树、榆叶梅等十来个品种。

  7年间,杜元们看着原来荒山秃岭、风沙肆虐的西山,一天天成长为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0公里的绿色长廊。

  在朔城区规划中,这条绿色长廊名为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这是这个地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的塞外城市,向干燥少雨、多风沙的气候条件发起挑战的重大生态工程。从2007年启动,整个西山共完成治理面积35万亩,林草覆盖率从原来的11.5%上升到58%。

  城隐山水间,这是世代生活在干旱之地的杜元想都不敢想的美景。如今,他天天都徜徉在这山水之间。而更让他开心的是,自己的植树日子因此更好过了。

  以前要灌溉树木,杜元们必须首先到山下的村里汲取井水,然后再长途跋涉拉到山上储存在一个蓄水池中。因为工程量大,费用很高,所以每年只能浇两次水——春季和冬季快要上冻前,其他时间就全靠老天帮忙了。因为水量不足,每年树木的成活率大概只有60%。

  去年4月朔城区启动恢河至西山森林公园调水工程,西山上建设了3座8万立方米蓄水量的调蓄湖。杜元告诉记者,今年从4月份栽上树到现在,他们已经美美地给树浇了6次,喝足了水的树木存活率大大提升,接近100%。

  如果要问幸福,杜元们最开心的应该是看到他们的树在山水间尽情沐浴着阳光雨露,而对朔城区的民众来说,则应该是看到他们的城市在绿色中幸福成长。

[作者:王珊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