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学者谈中国幼教低龄化问题:缺乏经验 难自我调控

2012-11-02 15:3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严冷11月2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就当下中国学前教育的困境做出深入剖析。中新网记者 张龙云 摄

  中新网11月2日电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严冷2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就当下中国学前教育困境做出深入剖析。当谈及幼教低龄化危害时,严冷指出,“一方面可能缺乏跟小孩在一起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能缺乏责任心、耐心、细心,有时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会把生活当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严冷介绍,教育部在1996年颁布了一个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范性文件,最主要目的是用于规范幼儿园的内部管理,其中就包括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聘任标准。

  “在这个文件里面,并没有对幼儿教师的最低年龄划定标准”,严冷称,“但是我们做过一些比较研究,查阅了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幼儿园教师聘任标准,发现在某些西方国家对幼儿园教师的年龄规定了一个下线,比方说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帕拉马就提到了,必须年满19岁……”

  严冷举例说明了西方国家对幼教年龄标准的设定,比如高中毕业学生可以到幼教机构工作,做保育员或教师助手,一般来说在18岁左右。但是在美国,如果你要在幼儿园里面工作,可能需要一些实习期,即便你考取了,通过了一些专业化的考试,但是如果你没有做过学生实习的话,你也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教师,所以如果18岁毕业,再加上一年实习期的话,正好19岁。

  严冷指出,从当前中国来看,绝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学历都是中专水平或者是职高学历,这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毕业时正好是18岁,甚至有一些非规范民办幼儿园在聘请幼儿园教师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可能招收一些在读中专生、职高生作为实习教师,这些老师可能就只有16、17岁了。

  针对幼教低龄化的危害问题,严冷解释道,一方面可能缺乏跟小孩在一起的经验,因为他(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也缺乏责任心、耐心、细心,有的时候可能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会把生活当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当中来。

[作者:肖媛媛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