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对话苏勇:日企裁员引发的管理学“三问”

2012-09-03 10:04:0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日本松下电器新任总裁津贺一宏表示,为继续削减公司运营成本,将把总部的员工数从7000人左右削减至几百人。

  形象地说,日本企业的好日子好像在上个世纪就过完了。2012年年中,流行“终身雇佣”的日本企业出现了大规模裁员浪潮,这在战后的日本企业发展史上极为少见。日本企业到底怎么了?是“疾在腠理”抑或“疾在骨髓”?地震和汇率因素之外,是否还有一些更深层的体制原因需要反思?日企“盛衰”对中国企业又有何借鉴意义?日前,记者采访了著名产业经济专家苏勇教授。

  一问:

  “综合商社”的优势为何不再灵验?

  深圳特区报:索尼、松下、夏普这些大家都熟悉的日企巨头近年都有“日薄西山”之感。日元汇率和地震两个因素固然有影响,但日企曾引以为豪的“综合商社”模式何尝不是到了要反思的时候?

  苏勇:“综合商社”模式的确对日企盛衰影响很大。实际上,从明治维新开始,由于技术、资本等领域和欧美的差距,日本很自然地发展出了“综合商社”的大财团模式。这种模式最显著的优势是资金成本低,大财团本身拥有金融机构,给财团内部“儿孙公司”在利率和门槛都有“优惠”,这是竞争者不具备的,这就使得资金成本转化成了竞争优势。

  这种模式还有第二个优势。“综合商社”旗下或相关联的中小企业能有效地抵御风险,因为它们的订单都是来自上游大企业,并非直接面对海外客户,故而订单较为稳定。相应地,稳定的订单能让中小企业埋头研发,比如几代人都只做一种零件的情况在日本中小企业中很常见,长时间的精益求精之后,质量必然世界一流。最终,上游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也是顶尖的。“综合商社”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是“日本制造”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风靡世界最重要的制度原因。

  深圳特区报:对电子消费品行业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种“综合商社”模式是不是落伍了,跟不上时代变化?

  苏勇:不是日本人落伍,而是产业世界变化太快。在工业化时代,对后发国家和地区来说,“综合商社”模式是很好的企业战略选择,但在后工业时代或者说信息化时代,它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大财团的“儿孙公司”数量庞大,但问题在于产业链过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即便上游大公司的决策层感觉到市场已经变化,但要整个产业链掉头,那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就好比是堵车,前面已经堵上了,但后面的车却仍然前赴后继地涌过来,最后疏导成了大问题。

  现在,以电子消费品行业为例,纯粹的产品质量并不是决胜关键,消费者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而好的公司不但能紧跟消费者口味变化,而且还能引领消费者的喜好。苹果不断地推陈出新就是例子,而反观索尼,我们对它的记忆可能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walkman身上。的确,日本同类的企业在walkman之后,除了游戏机之外,恐怕很少推出有世界竞争力的产品。

  天生敏感的日本人并不是不知道世界在变化,而是他们的公司太“重”了,想要掉头太难。

  二问:

  带工厂的公司股票为何不被待见?

  深圳特区报:上世纪80年代开始,管理学界便有“轻质公司”的思潮,公司“轻”和“重”是否真的意味着竞争力?“轻”和“重”到底是什么?

  苏勇:我从富士康的例子说这个问题。尽管富士康代工了绝大部分苹果产品,但苹果不会持有富士康的股份。苹果的芯片部分来自Intel,但苹果对Intel的股票不感兴趣。同时,苹果的部件分配给全球上千家中小企业制造,但苹果和他们只是战略联盟关系,没有资产纽带关系,这就是“轻”。

  遇到产业变革,苹果可以放弃或者重新选择合作伙伴。而反观日本企业,“儿孙公司”一大堆,互相持股参股很普遍,这就对上游企业形成了牵制,小则牵制产品换代,大则牵制战略变革。有时候,放弃一种市场上已经式微的产品,可能意味着好几家“儿孙公司”没活可干,上游母公司有时候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同时,富士康为什么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良品率,因为苹果和他没有资产纽带关系,做得不好,苹果就不要它代工了。相比而言,如果上游企业是你的股东或者母公司,你还会这样努力吗?

  深圳特区报:“轻质公司”除了资产的“轻”,很多时候还代表着制造环节的外包。比如有基金经理说,他一定不会买带有工厂的公司股票,这是不是走极端了?

  苏勇: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所在。耐克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只掌控品牌和渠道,甚至研发和设计都会部分外包给其他公司来进行,但这不妨碍它的产品竞争力是世界级的。

  世界上这些优质的“轻质公司”的例子都说明,在信息化时代,很多行业物理意义上的“核心技术”概念正在消亡,因为技术在被标准化和模块化之后,很容易从市场上买到,企业应该做的是跟紧消费者的需求,让产品给消费者最好的体验,这才是根本。某种程度上讲,在信息化时代,“消费者认同感”才是“核心技术”。

  三问:

  中国公司“轻质化”为何有三大障碍?

  深圳特区报:中国的“制造业”很大程度是加工业,工厂都在中国,那么请问中国公司还有机会走这条“轻质化”之路吗?

  苏勇:在未来,好的公司一定会是“轻质公司”。但中国公司要走这条路,还有很多障碍。首先,是社会环境的信用问题,我发单给你,你不交货,货不对板怎么办?企业的信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以前,企业三角债、跳票情况很常见,这方面的改善还需时间。你如果毫无信用可言,这样的战略联盟恐怕很难打得赢。第二,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够。为什么苹果只给富士康做,而不给其他人做,因为大多数代工厂的质量控制都不行。第三,物流问题很关键。物流的效率和成本,目前在中国都不容乐观,这是一大制约。

  “轻质化”是趋势,中国的好企业走这条路没问题,但还有很多社会层面的“基础设施”要先建起来才行。

  深圳特区报:回到日企。我们都知道,日企的特点之一是“终身雇佣”,本轮裁员大潮让人始料未及。上世纪,日企也曾遭遇困难,但低潮期也是“大家紧一紧”就过了,很少裁员。这次裁员是否意味着日企管理模式在改变?

  苏勇:一方面,一些日本企业如果不裁员,它的成本根本无法控制,情况会变得更糟。另外,日本企业的管理确在改变,他们崇拜美国人,美国企业有好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学。

  实际上,回顾美日产业竞争,日本人的“学习方法”对中国很有启示价值。最开始,日本人学美国人的质量管理,加之自己的成本优势,成就了日本的经济奇迹。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产业界的创新热潮让日本企业措手不及。除了在互联网领域的绝对优势之外,美国先是有IBM、HP这一批企业的创新,然后又是苹果的崛起,这些都是日本企业不具备的,但他们正在学习,所以中国人没有必要过分唱衰日本企业。

  更重要的是,日本企业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山寨”。

  嘉宾简介

  苏勇,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苏教授先后在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MIT斯隆商学院访学,其主持项目新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生产力学会副会长等,并任航空、汽车、百货和钢铁等行业多家上市公司独董及顾问职务。记者 谭德波

[作者:姜莹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