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基本靠喝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国外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国,对于红酒的分类管理已经细化到了瓶体等细节,监管已经相当规范。
“以西班牙原瓶装进口红酒为例,你可以从瓶体的标签上清晰地看到一瓶葡萄酒的产区、产地、葡萄树的品种、树龄、存储温度、甚至葡萄酒在哪种橡木桶里存放过多久,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孙明霞介绍,而很多灌装酒上的标注对产地标示相对含糊,仅仅是标注了国家。
不仅作为红酒出生身份证明的标贴规范,国外红酒在瓶体的规格上也有严格讲究。
欧洲葡萄酒界流行一句话,“葡萄酒不会喝,瓶‘屁股’还不会摸吗?”“在欧洲,酒瓶底凹进去越深代表等级越高,瓶子的重量和做工都是要跟酒的品质相互匹配的。”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而在中国这个就没办法区别了,因为三百元和三千元的酒瓶子“屁股”都被做得一样深。
据了解,进口红酒的监管涉及进出口检验检疫、工商等多个部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各个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对于进口红酒的监管还是存在一定的“真空”。
“例如,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主要检测微生物、理化等指标,而对于红酒的好坏优劣,更多的还是靠专业红酒鉴定人士的口感才能给出权威的鉴定结果,很难量化。”熊玉亮解释,酒类是大流通,仅郑州的烟酒店就有上万家,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市场的监督还存在一定的滞后。
而且,在市场流通环节中,质量监督、工商等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如果没有相应的葡萄酒鉴定专业技能,也很难对进口葡萄酒的身份做出准确的鉴定。
此外,河南省内的进口葡萄酒多从青岛、厦门、上海、广州等进口渠道入关,客观上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监管真空地带。
“消费者要尽量选择诚信经营的正规、知名酒庄购买进口红酒,而且要索要发票证明,便于未来纠纷的处理。”熊玉亮建议。
“正规原瓶进口的红酒在国内销售时必须加贴中文标识,如没有中文标签,可以认定为不合格产品。”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消费者遇到只有洋文标签的情况,不要轻信商家‘走私酒’等概念忽悠。” 记者翁韬 本报通讯员胡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