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清醒的国际化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前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 王功权
我在国际基金工作十多年,所在的基金与投资的企业,从资金来源、业务模式、退出通道、监管规则等来看,都是国际性的。所以我长期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在现阶段,中国的国际化进程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先说民营企业。过去常见的对国际化的理解是把产品卖到国际市场上去,那有点自欺欺人——乡镇企业把塑料花卖到非洲去,就叫国际化了?
要知道,产品只要是在自由贸易的体制下,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且此前的产品国际化通常不是中国企业自己打出去,而是有中间商来运作的,是“被国际化”。
国际化不仅是产品,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布局的国际化、供应链的国际化,资本、管理团队、人员等整个企业的资源配置国际化。
国内的民营经济,具有这样能力的企业非常非常少,加在一起顶多不超过一百家。
那种满足于产品卖到世界各地的所谓国际化,是非常盲目的。我到法国一个偏僻小镇的市场上,看到服装全是Made in China,但在这条产业链中,中国企业仅是人家的国际化链条中的一环而已。
央企、国企,这几年国际化很明显,他们有钱,有政策支持,有以垄断保护和以伤害其他企业与产业的方式保障的国内市场的大规模资源输送。
但是,两个问题注定央企不可能真正参与国际化竞争。
一是扯皮的决策机制。怎么应对市场化的决策机制?这边还需要汇报、扯皮、利益牵扯与交涉,以政府官员构成的主管部门如何与市场上锻炼出来的董事会来竞争?
二是国家立场。央企靠垄断保护,靠国内市场的利益输送来长成块头很大的家伙,而且因此某种意义代表着国家的政治外交立场。对于这样规模庞大的非市场化的大块头,国际市场自然会担心,会封杀。他们想上擂台竞争,可是人家根本不敢让你上擂台。
因此,国际化的希望完全不能寄托在央企身上。
我们整个国家的企业的国际化道路都还很漫长。国家应该认真去研究能实现国际化的力量在哪里,谁是我们国际化的生力军,然后再来进行资源配备。
比如说,民营这块没力量,可能可以将大型央企拆分,批准上市,国有减持,减持到10%-20%等很小的股份,放给市场,很可能新的500强就这样出来了。
民企不能,国企不行,还要不要朝这方向走?
当然要走,要清醒地知道我们处于怎样的状态。还是很薄弱,好多是虚假的繁荣,还要将很大精力考虑到如何培育国内的民营企业的发展。
还有一点,监管能力如何跟上国际化的步伐。
国际化上,其实已经有很好的尝试和经验,比如在私募股权基金的支持下,一批企业进入国际化,像腾讯新浪等,多数吸收的是国际资本,按国际规则玩,用的会计事务所等都是国际的,进入国际市场博弈。
在国家发展历史中,市场的意识一直走在政府监管前面,市场智慧在前。政府走晚了,但有时候他们不是加强自己的能力,相反还往回收缩,比如之前闹出的VIE事件。
我们怕好的企业都出去,于是让他们在国内上市。而国际化的企业,有时候连怎么管都不知道,收税究竟怎么收也不清楚,因为财务复杂。比如我们投资的企业,交税之后并不给完税证明,只给税务发票。
最近这些年,大量的老板移民,负向的效应比较多,但有一点,移民之后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国际化训练进程。
移民对语言训练、文化融合都有帮助,而且移民后往往会考虑继续在当地投资,他会寻求成长机会、会运用到中国的优势,这将是发挥中国优势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的一个有趣的地方。
当然,不能说把国际化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但是它的确是有一点作用的。就像当年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出国留学时,发誓说再不回到这里,但都纷纷回来了,而且回来后对改革进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南方周末,记者 肖华 采访整理)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