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欧洲
到欧洲去,在欧洲的危急时刻。
2012年2月3日,国家电网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1月31日,三一重工公告其控股子公司收购世界混凝土工程机械第一品牌普茨迈斯特公司;1月10日山东重工3.74亿欧元买下豪华游艇生产商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股权……
一桩桩大并购热闹地开年,不过是中国企业并购欧洲热的延续。根据普华永道2012年1月发布的报告,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在欧洲地区完成并购交易44件,较前一年25件上升76%。中国企业对欧直接投资达到6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倍。
希望前往欧洲寻找机会的企业如此之多,以至于爱国者董事长冯军、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汇源董事长朱新礼、中坤董事长黄怒波、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等14人发起成立爱国者国际化联盟,组织企业抱团一起向落地国家要求各种优惠条件,第一站便是欧洲。
不过,和2008年金融海啸引发的并购潮相比,再一次出手的中国买家成熟了很多。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对能源类购并对象的兴趣持续的同时,对工业类、消费品类、高科技类的兴趣也在上升。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0年工业品和消费品的海外并购占中国海外并购的22%,2011年上升至35%。中国企业已在追求自身的技术、品牌和渠道。
此外,民营企业是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部门。普华永道企业购并合伙人路谷春告诉记者:“这些‘走出去’的民营企业特别专注与自己所在市场相关的国际企业、品牌,从公司的发展战略上考虑哪些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样的并购对象适合自己,不再盲目抄底。”
危中之机
2008年的金融海啸是促成交易的关键转折。
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三一未必有机会吞下“大象”,即使它已经暗恋了后者18年。
“大象”是普茨迈斯特在业界获得的别称。2011年12月20日,三一长沙总部会议室内,大门关闭,“大象”董事长卡尔·施莱希特告诉和他热情握手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他的“大象”计划整体出售,三一是普茨迈斯特认定的潜在买家之一。
37天后,德国法兰克福当地政府审批通过并对外公布了三一3.24亿欧元“吞象”的消息。
“闪婚背后其实是18年的暗恋。”龙年正月十一,整个长沙在冬雨中瑟瑟发抖,向文波在昏暗的办公室里回忆,“我们刚刚入行时,‘大象’就是混凝土行业的老大,当时提口号都是把‘大象’当奋斗目标。已经18年了,我们了解‘大象’比一些专家、报告还要全面。”
在收购“大象”之前,“不轻易碰并购”是三一的全球发展战略。“如果只是财务性投资,赚快钱,让每年的财报好看一点,我觉得挺没必要的。”向文波告诉记者,出手并购要看有没有实质价值和战略协同效应。
“大象”始终是全球混凝土工程机械第一高端品牌,与三一目前的定位具有战略互补性。但是“并购在这个行业是个敏感词,‘吞象’的心思一直是心里的腹稿,只能时时关注。”向说。
2008年的金融海啸是促成交易的关键转折。这个财年,普茨迈斯特的年销售额从11亿欧元跌至5亿欧元,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正是从这一年起,三一重工超越“大象”成为世界混凝土机械行业销售第一。
“一听说要卖‘大象’,我们第一时间就答应了。”施莱希特离开后20天,向文波接到了摩根士丹利的电话,三一成为最终收购方。
比选择更短的是谈合同的时间。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向文波和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带着11个人奔赴法兰克福,一周内和大象的CEO、经理达成收购协议。
同样,如果不是欧债危机,长沙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购计划不会这么顺利。
澳优2003年成立之初是进口国外奶粉,在国内分装,贴澳优牌销售,一直希望能够收购上游国际奶源。2006年它的海外第二供应商出现资金困难,“当时特别想并购,但是没钱,”澳优执行董事颜卫彬带着长沙口音的普通话里充满了遗憾,“2009年香港H股上市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启动了海外并购计划。”
2010年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澳优董事长陈远荣发现了荷兰海普凯诺公司出售股份的消息。
2011年1月,颜卫彬带着整份事业发展计划和收购方案赶到了荷兰。因为欧债危机,荷兰本地的活跃买家很少,大多都是财务投资者,包括澳优在内,只有4个企业竞购海普凯诺的股份。“竞争对手少,谈判桌上的竞价也相对少一些。”陈远荣和颜卫彬带队的澳优最终以1665.15万欧元收购海普凯诺51%股份。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