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岩的忧郁让人悲伤
少女周岩,在2012年2月24日之前,并不为公众所知。虽然她和她的家人,已经在炼狱中煎熬了近半年。但他们的痛苦,似乎只是这一家人的痛苦,与很多人无关。
但这种痛苦,又如此容易传染。三天前,母亲的一个求助帖,女孩毁容前后对比刺激的两张照片,便在两天之内,发酵成无数人的痛苦。这只是一种人性本能的“同情”。而除此之外,这种痛苦,还裹挟着诸如愤怒、焦灼、悲伤、忧虑等情绪,这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怨恨”。
所以,陶汝坤的父亲陶文在微博上向周家和广大网民表示歉意,所获得的必然是汹涌的口水,并被众多名人转发谴责。除了这种道歉方式像是应景,缺乏起码的人性的暖意和柔光——周岩家人表示,陶汝坤父母私下里并未主动向他们道歉——而这应该是一个良心的底线。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事发前后,陶家人表现出的强势和霸道,无论是“恶少”刺耳的叫嚣:“我看上你了,你必须跟我好”,“不跟我好,那你就去死吧”,还是陶家以停付医药费来要挟周家同意取保候审。公众耳闻目睹的,是两个家庭力量完全不对等的对峙。而这种对峙的背景和现场,和“我爸是李刚”或者“我爸是双江”,又何其相似:权势者横行,弱势者仓皇。
所以,周岩父母的凄惶、无助令无数人感同身受。在这一语境之下,无论是陶汝坤的恶行,还是其父母的漠然,都成了一起公共事件的发端。这其中难免会有激愤和意气,比如有网友山寨 “陶汝坤”的账号,有网友痛骂陶文“虚伪”。
这正是社会学家王建民研究过的一种社会现象,“想象的征服”。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它以现实的人物或事件为基础,构建出强弱对峙的双方,然后想象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的胜利,想象者也会因此获得胜利的快感。而对网友而言,胜利有时仅指网络上声音更大一些。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舍勒,也提出了一条关于“怨恨”的社会学定律:一个群体的政治、法律或传统的地位与实际权力越是不一致,则怨恨的心理动力就越强。网友对陶汝坤的“围殴”,对陶文道歉的嘘声,正是这种怨恨心理的具体呈现。而陶汝坤的“官二代”背景,相关部门在处理此事中的疑点,以及陶文微博道歉的“诚意欠奉,”正是这种心理起源的深层逻辑。
可以说,这一原本事实和法律责任清晰的普通刑事案件,成为这几日网络关注的第一热点,其折射的恰恰是无数与周岩父母社会处境相似的人,对某种现实中的不公正的焦虑和愤懑。周岩和她父母的泪水和呐喊里,也包含着我们的悲凉和无奈。
而解决这种网络民意的“怨恨”,绝不能仅仅靠在网络上渲泄情绪,在网上让陶汝坤“死”一千回,或者让陶文成为又一个全民吐槽的“李刚”,都不及还周岩母亲“跪求”的“一个公正的环境。”而眼下的“公正”,其实很简单,正如闾丘露薇微博所指:关于这个案件的关注点:1、是否有人干预司法,声称和实际采取行动是两回事;2、法庭判决是否有充分法理依据,是否独立;3、受害人的社会救助体系,不单单是当事人,还有很多其他这样的人,如果行凶者无法支付法庭判决的赔偿金额,谁来管伤者?
再次审视周岩毁容之前的照片,这个气质干净,眼神温纯的少女,表情却又着某种欲言又止的忧郁。这个表情让人悲伤,究竟是什么让她这样的忧郁? (林波)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