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多村民饮水靠人背马驮
东华镇位于楚雄市西南方紫溪山脚下,距市府鹿城20公里,面积448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村委会、182个村民小组、343个自然村、7567户农户、30346人,耕地面积36425亩,盛产水稻、烤烟、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农作物,是全市重要的粮烟主产区。
去年1月1日至12月13日,全镇降雨量为653.9毫米,比往年平均降雨863毫米少209.1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小值。目前库塘蓄水584万立方米,占全镇总蓄水量的64.8%。
由于降雨偏少,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干旱已造成全镇11个村委会、35 个村民小组、184 户、2627人和807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一些山区因为水源枯竭,导致2400多人的饮水需要靠人背马驮。全镇小春损失200万元。
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镇党委、政府及时安排了5万元抗旱经费到11个村委会,解决抗旱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科学合理制定2012年大春种植规划,有效化解蓄水少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同时积极争取抗旱救灾项目,认真抓好抗旱救灾项目的落实,发挥好抗旱救灾项目在抗旱救灾项目的重要作用。
直击
鲁家村村民
打一桶水要等4个多小时
前往鲁家村村民小组土路上的尘土不时漫天飞舞,就像沙尘暴一样遮住了视线。狭窄的土路两边树木部分已经枯死,地里的油菜花被太阳晒得低下了头。
在一片荒田埂边上,十几个男子提着水桶、拿着扁担,全都围着一个小水坑,目不转睛地盯着坑里有些浑浊的水。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双手拿着瓢,将池子里的水小心翼翼地舀到自己的水桶里,生怕洒了一滴水。鲁家村村民小组长李正前介绍,全村29户人仅靠着眼前这个宽70厘米、深30厘米的小水坑来维持生活饮水。这个叫蓝黑田的取水点是村子唯一的饮用水取水点。而取水点旁的荒田原来是种小春作物的,如今由于干旱,田地无法耕种。
旁边一个皮肤黝黑的村民李正才面颊晒得通红,他一边用衣袖擦着脸上的汗一边说,这个取水点水量非常小,平均一天一家只能挑上一桶水,几乎天天都要在这里守水,出水的时候能打一点,否则就一直守着。昨天他已经等了4个多小时,还没有打上水。
“这里打的水只能够烧开水吃,洗菜、洗脸和喂牲口都是到旁边的一个水坝去挑。”顺着李正才指的方向看去,一个水坝出现在眼前,水坝里的水呈棕色,而这一潭浑浊的污水,就是村里70多头牛和100多头猪的活命水。面对这样的情况,村民们欲哭无泪。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