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天涯热风:儋耳古郡,满城尽“念”苏东坡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25 16: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新社儋州2月25日电 题:儋耳古郡,满城尽“念”苏东坡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尹海明 王子谦

  “1982年,儋州复建东坡庙,那年我不满18岁,被叔叔安排去当了个‘小沙弥’。守着东坡的载酒亭、载酒堂,蒔花弄草,晒扫庭除,一晃已是30年,期间经历了东坡庙恢复明代就有的‘东坡书院’名号,又晋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县里正筹备扩建东坡文化园。”

  初春的傍晚,在千年儋耳古郡所在地中和古镇一个小饭馆,海南儋州东坡书院管理处副主任布其传,就着当地流传了几百年的渍杨桃配肉丝酸爽的“东坡小炒”,大块连皮肉油炸后与梅菜干蒸数小时滑软的儋耳“东坡肉”,喝着米酒泡天门冬的“东坡酒”,聊起自己与东坡居士的“半生缘”。

  “我们中和镇世世代代都以东坡在此开坛讲学为自豪,家家都出读书人,人人喜谈苏东坡。在书院浸着,我有机会见证了不少拜东坡的场景。1987年书院举办的‘苏轼贬儋890周年纪念会’盛况空前,约有5万人来书院上香吟诗祭拜,镇上5角钱一碗的米粉涨到5元钱一碗都不够卖。记得那年载酒堂前250多岁的芒果树结了好多果。我大约到了35岁悟出来,能有机会帮东坡看园子守载酒堂,那可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其实,北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当苏轼继被贬黄州、惠州,再贬儋州之时,内心落寞无比。他带着幼子苏过启程前,给友人王敏仲临别信曰:“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

  然当东坡辗转来到昌化军(现儋州市)后,当地百姓既仰慕又怜惜这位落难才子,先建“载酒亭”,后捐“载酒堂”,还为他挖荷塘,建桄榔庵……东坡诗文曰“卯酒无虚日,夜棋有达晨”,“明日东家知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很感念儋耳邻里之间的友善;又写“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垂天紫霓云端下,快意风从海上来”,讶异于琼州自然景观之奇诡迷人。东坡居士一开笔,就留下《海外集》诗文词赋各类文字凡212篇(据民国《儋州志•居儋录》),待到谪琼三年应诏离岛之际,他更在《六月二十夜渡海》中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东坡与儋耳百姓的感念是相互的。记者在儋州采访几日,惊讶于当地百姓眼中的东坡,像是位可亲又可爱的邻家老人,连街头妇孺都能讲几段东坡轶事。流传最广的一则故事说:东坡某日去乡里饮酒,酒后遇雨,借了斗笠、斗篷,足踏木屐上路。不料,东坡不惯斗笠、木屐,在泥泞的路上一步一滑前仰后合,甚是滑稽,引得村姑、小童大笑,甚至乡狗也跟着大吠。东坡书院的小讲解员,每每带参观者来到明代才子唐伯虎依故事所画的《笠屐图》前,总会先笑后语,乐不可支。

  其实,儋州人最感念的还是东坡在载酒堂开坛讲学。《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唯这教化一开已九百多年,且不论历朝历代进士举人出了几许,儋州民间至今依然文风诗情很盛。儋州市文联主席陈家祥告诉记者,全市有6大诗社、5个文学刊物,官方还成立了 “国学教育中心”,编辑《国学开讲讲义》,市里的国学讲师每月都进中小学开讲,各类文学比赛经年不辍,新人辈出。

  当地“文化奇人”谢有造先生告诉记者,可用“无所不在”形容东坡遗风在儋州之盛。除了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自撰楹联,结婚、生子、升学扎诗文牌楼祝贺,更显古风的是,无论男女老幼、高低贵贱,一旦仙逝,乡里德高望重者在其“走后”第四日必聚在一起,选出可以为其盖棺定论的两个字,如“廉”、“孝”等,而后亲朋好友开笔以这俩字入挽联表达追思,贴满其宅。 (完)

【 作者: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