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春运是道社会管理难题 如何破解考验管理智慧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6 09:14: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今天还算春运吗?”站在广州火车站出站口的莫军,抬头看了看周边稀稀拉拉的人流笑着反问记者。确实,很多人都忘了,2012年长达40天的春运今天才正式画上句号。

  “全国春运看广东”,在经历30多年“洗礼”后的广东春运也越来越“成熟”。在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广东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去年底广深港高铁广深段的投运,与武广高铁、广珠城轨等连接成网,并与广州、深圳、佛山地铁联网,在珠三角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零换乘的格局,成为春运中的一大亮点。全省12条出省高速公路通道网络,成为疏运客流的大动脉,以广州为中心枢纽的机场网络,随着粤东潮汕机场的投运,格局也不断完善。

  而作为软件的服务也在不断创新提升中,铁路不断完善售票体系和网络,从电话订票到网络订票,渠道不断扩大;公路运输部门开通网上客票查询和部分客运站异地联网售票的服务,让乘客足不出户能够买到车票;公安部门增设执勤路点,强化对路面的管控;气象部门将气象服务与春运结合起来。

  业内专家表示,春运已经演变成一项社会公共问题,这里既有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硬件完善提升的问题,也有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销售、交通运输服务等软性“社会公共产品”完善的命题。

  “如何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这一步迈得不容易啊。”一位社会管理学者谈到这里颇为感慨,“硬件要提升,软件也不可少,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管理的大课题”。

  立体交通考验运力配置

  截至2月11日,武广高铁、广深高铁、广珠城轨和海南东环高铁运客量达740万人,约占广铁运客总量27.1%,足见其“舒经活络”的作用。

  广铁集团长期研究高铁的学者金一兵教授表示,目前4条高铁里程还只有1700公里,且以线为主,随着贵广、南广、厦深等高速铁路相继建成,广铁春运有望再舒一口气。

  然而内力大增的广铁面对强大的旅客流,依然难免“阵前露怯”。2012春运还没开始,广铁方面就反复强调出省运力的“硬缺口”。广铁新闻发言人陈敏公开表示,面对1600万人次的出省需求,广铁出省有效运输能力仅有800万人,“只能满足一半出省旅客的需求。”

  “短期内大举增加铁路运力显然不实际,如何有效引导不同需求的旅客采用多元的运输方式返程,这考验的不仅是铁路一个部门,更是一个地区如何规划运输格局的问题。”一位区域经济专家的话,点中了广东春运问题当下的“穴道”,立体交通网络的健全对广东来说至关重要。

  “每年春运大家都很看重铁路,其实公路才是‘压箱’主力。”省春运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多种交通方式相互配合,才是以管理化解运力刚性的高招。截至201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5000公里,珠三角地区更是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据了解,全省1.39亿人次客流量中,公路发送量接近1.1亿人次,接近春运中广东所有客流量的八成。

  “广东所有出省通道的路线,除了往海南、湖南外,其他往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的出省通道均有两条以上高速接通。”一位工程建设人员特别针对春运湖南方向的巨大人流向记者介绍道,“一旦广乐高速通车,湖南方向北上‘肠梗阻’的风险也将降低不少。”除此之外,更有30多条在建项目正在从珠三角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在建里程长达2000多公里,为广东2012年春运提供了名副其实的“主力”支撑。

  除此之外,航空运力的“雪中送炭”也十分给力,尤其是揭阳潮汕机场的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潮汕地区旅客回家的压力。“为了保证长途旅客的需求,历年春节都会停开部分潮汕方向列车,这真是个麻烦事儿。”白领陈绮的抱怨是颇有家乡情怀的潮汕人共同的烦恼。

  而今年,新近落成的揭阳潮汕机场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选择。据机场方面数据显示,春运期间,揭阳潮汕机场一直保持七成以上的上座率,同比提高1.9%。节前更创下了旅客吞吐量超7000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为整个春运提供了“点对点”的有效补充。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