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备受敬重的专家,如今频受质疑——“砖家”,是怎样炼成的
核心提示:所谓文化大师,光环下疑窦重重;所谓养生达人,学说毫无科学依据;所谓权威人士,言论往往自相矛盾……这些被网友统称“砖家”的所谓专家,不以求真知为目的,最终目标就是利益。而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砖家”的泛滥。
史上原本没有“砖家”,只是有些专家挨的“板砖”多了,才有了“砖家”一说。
虽然“拍砖”原因各有不同,但深究起来,至少表明一点——以往备受敬重的专家群体,正遭遇鱼龙混杂,甚至泥沙俱下的微妙变化,声望和公信力频频遭到质疑。
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昔日备受尊敬的专家成了令人唾弃的“砖家”?理应追问与反思。
亿元玉凳:真假不分谁之过
今年春节,一件被称为“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的物品,在北京“2011年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拍出2.2亿元的天价。据拍卖公司介绍:这套玉器“让今人看后叹为观止,是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历史价值”的文物珍品。
玉凳一出,引来网络和民间集体“捉鬼”。首先跳出来的,反而不是鉴定专家。
湖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黄清敏认为,汉代以跪坐为合乎礼节的坐姿和礼仪制度。隋唐之后,胡床才开始普及,随后衍生出凳子和椅子。汉代人都是“席地而坐”,当时还没发明这样的凳子。
“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作者、知名学者吴树认为“玉凳”必假无疑,“汉代等级森严,似这般大件物品,恐怕也是达官贵人所有,若是出土之物,势必为大墓之陪葬品。依据相关规定,拍卖公司的拍品预展前须经文物部门审核,真是出土之物的话,能通过审查?换句话说,文物部门已变相认定此拍品是普通工艺品而已!”吴树感叹:“按照现有法律,文物部门对拍卖公司的拍品打真、不打假,明知道是赝品也不会阻止它上拍!”
玉凳受到公众质疑,拍卖公司再也坐不住了,而鉴定专家被推到前台。
负责此次拍卖的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鉴定界很混乱,没有舵手。古玩的真假,没人能说了算。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只能保持沉默,没有必要争,因为争来争去也没有说理的地方。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保证拍卖品百分之百是真的。买大白菜,说5毛钱一斤就是5毛钱,有公认的标准。古玩没有这个标准,收藏就是一种乐趣。
该负责人还透露,的确应该对拍卖品进行鉴定,但当前没有一个国家承认的鉴定机构。不过,中嘉拍卖公司有四位老专家做顾问,其中一位专家还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玉器类专家。“他给它下过结论,说是汉代的。这虽与同行之间有分歧,但我们认为,他对玉器的认识,远比外面的伪专家厉害。”
最后,这件玉凳有人拍下,但并未成交。
砖家泛滥:公信丧失诚可叹
大凡专家,素来都为民众所敬畏,是权威的象征,每每有事件、观点存疑,大家都希望听到专家有公信力的声音。然而,近年来,浏览新闻总会产生错觉,专家究竟是谁?他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在指点迷津,反而似乎是在故意激起众怒。
就如,铁道部将退票费从20%降到5%,专家却说这样做有利于黄牛倒票,反而损害大众利益;面对地沟油产业链,竟然有专家站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地沟油这回事。
还如自称掌握十多项“铁证”,质疑曹操墓造假的网络红人“闫沛东”,结果被警方证实为网上逃犯。名字是假的,身份是虚的,“铁证”是空的,一假到底的“闫沛东”,令人惊叹:这样的“砖家”竟然还有不少“专家”粉丝力撑?这一路云山雾罩的“迷踪拳”,还真验出了学术界的成色。
“闫沛东”的最高头衔是“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最低头衔是“北京龙腾盛世旅游文化信息咨询中心”主任。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不少“砖家”的影子:先使几招无人识破的新奇拳法,再东躲西藏打打太极,回答看似有模有样,肚里却没有真材实料。不知道的以为他是“世外高人”扫地僧,扒开伪装一看,却是“空心萝卜”伏地魔!
专家为何变成“砖家”?调查显示,79.6%的人觉得是因为“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同时,有28.5%的人认为媒体难辞其咎,“媒体争相报道专家‘雷人雷语’,放大负面印象”。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