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谁在炒作苹果App排名?开发者指苹果监管不力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2-16 07:42:00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当面向苹果举报方获解决

  2010年8月,王凌先后给苹果官方公布的投诉邮箱发了两封举报邮件,但均未获回应。同时,王凌还委托人与苹果中国市场部联系,并自己在应用商店中欺诈App的页面上直接使用“报告问题”按钮进行举报。但一直没有效果。

  2010年12月5日,苹果在北京组织开发者技术交流,王凌利用这一机会,当面向苹果的两个技术团队提出举报。这两个团队给了王凌一个通过iTunes投诉虚假评论的渠道。王凌用这一渠道再次进行了投诉。

  一个月之后,2012年1月7日,苹果的回复电子邮件终于到来。1月11日,苹果再次发出跟进邮件,声称他举报的问题已经转给相关团队。1月20日,中国农历新年前夕,王凌发现“超级手机号码追踪器”已经被下架。此时,距他第一次向苹果正式发邮件举报该App,已经过去了整整五个月。

  ■ 业内说法

  开发者指苹果监管不力

  欺诈App在苹果中文应用市场形成产业,首先来自于这一行业巨大的利润。与巨额收入形成对比的,则是应用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王凌表示,现在应用商店中“竞争惨烈”,在这种激烈竞争下,有些App只能采用炒排名、刷好评等非正常方式制造销售量。

  王凌认为,苹果公司在执行制度上的不尽责也为欺诈App横行留下了空间。根据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虚假的产品说明、雇用他人进行销售诱导,均属于违法行为。尽管苹果商店有投诉App甚至投诉评论的渠道,但各种投诉都无人理会;邮件给专用的投诉邮箱,却要靠半年后的面谈才能见到曙光。

  苹果“审核”压力过大

  iOS系统上的阅读平台唐茶总监李如一对记者表示,从他的经历来看,苹果应用商店对违规App的投诉通道还算畅通。他举例称,自己曾经在应用商店上发现有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盗版书应用,遂将应用名、开发商等信息通过与王凌所用相同的投诉邮箱发送给苹果。一周之后即接收到回复。

  对于王凌投诉的处理周期长达五个月、自己投诉仅一周后即得到回复的悬殊对比,李如一猜测:“这些处理工作毕竟都是人工完成,某些环节出现疏忽、脱节或遗忘也不是不可能”。

  医疗垂直社区丁香园CTO冯大辉对苹果中国的应用商店管理流程也感触颇深。“总的来说,应用商店的管理态度还是积极的。但苹果在开发者管理方面显得手段过于单一,有些开发账号一口气投放几百款应用,都用一些挑逗性画面、文字作为卖点,只要有几款通过审查,它们引起的下载潮就会把原有的分类秩序冲击得乱七八糟。”

  另一位iOS开发者、App推荐网站iApp4me创始人郝培强表示,苹果在这方面的确存在巨大的审核压力。苹果应用商店中有50万以上的应用,可能有几万的开发商,苹果的审核压力很大。本来苹果审核中文App就很难保证审核得很好,审核内容是否欺诈就更难了。

【 作者:赵婕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