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的春晚歌曲奋力杀出空心化、类同化重围,试图在人性化、情感化、亲情化方面做文章,前者的特点是比较接“地气”,后者的特色是比较接“人气”。然而听众是否买帐,还须时间检验。但无论怎样,春晚歌曲决非可有可无,关键是要理念创新,手法出新。
应当说,2011年央视春晚的选曲及选人理念形成了某种突破,即:放下身段,面向社会,面向草根,寻找真诚。
在将歌舞类节目压缩到只有往年大半的基础上,除由宋祖英为代表演唱了民歌新作《天蓝蓝》之外,大胆选用了完全出于草根阶层的西单女孩的《想家》和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他们或质朴温情或粗砺豪放的的演唱方式,引起所有漂泊在外的人的深切感动和全国人民的极大共鸣,由此形成十年来央视春晚歌曲演唱形式变化的新亮点。
这的确是央视实行开门办春晚后最接地气的一年,也是打破常规,实现文化自觉的一年,歌曲类节目不多,却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
2012,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届意义非同寻常的春晚,其中最直接、最内在的要求就是央视春晚已然处在延续30年的节点上——如何借鉴以往?如何体现新意?如何深入民心?在这方面,总导演哈文可谓用心良苦。
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2012“央视春晚”歌曲选材的最大特点是与导演的总体构思相契合:以家为出发点、落脚点和升华点——突出亲情,打动人心:无论宋祖英的《叫一声爸妈》,还是陈坤的《爸妈我回家》,以至朱之文的《我要回家》,包括张也宏观意义上的《远方的家》,都形成了一条鲜明的以家为脉络的情感路线,平实真切,沁人肺腑。而且,舞台上下虽然吟唱的是家,呼应的是家,但其蕴意却并不仅仅局限于小家,还有大家与家国情怀,乃至最终要达到天下一家,这就将家的概念远远生发开去,融于主脉,自成境界,层层递进,各呈新意。相信这些导之以情的新作将随着人们的接受程度与熟悉程度,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亲情歌曲。
此外,王菲与陈奕迅演唱的《因为爱情》,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孙楠的《把幸福给你》,刘欢的《大爱》,亦不失为精品之作。这里特别提及的还有谭晶的《好人就在身边》,由于词曲寓意深远而其表现浅近畅晓,便于演唱,今后很有可能成为在多种场合较广流传的民通歌曲。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腕级”明星现场演唱的失声问题,笔者倒是想起了一句名言:只有当杂技演员接不住球的时候,才最能吸引观众。换个角度看问题,人非圣贤,谁在面临那么大压力的时候都可能偶尔出现些许纰漏,对此还应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再者说,总体来看毕竟瑕不掩瑜,还可增加一些新看点,似乎也不必过于苛刻吧。
总之,尽管人们仍对“央视春晚”评头品足,但“骂”不过是“疼”的同义词。如是,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如今的“央视春晚”还没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歌曲类节目也远未走到穷途末路,关键是需要理念创新,手法出新。因此,借助这一舞台的号召力(《我要上春晚》栏目的备受关注即能证明这一点),还是能够发现、挖掘和提携许多蕴育在民间的好音乐,好歌手,好的时尚元素,好的演唱方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并快速发展的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窃以为:既如此,让努力进行文化自省意识的“央视春晚”仍居反映及导引时代文化的领衔地位应无大碍。
“央视春晚”导演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哦!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暨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作者张冠宇
文化学者 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 词曲作家
音乐作品:
词曲创作、配器、指挥大型组歌《前进教育战线的新兵》,《科研室的灯光》,《真理之剑》,《我们是骄傲的大地之子》四部在《歌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广播歌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及《明星名曲选萃》、《流行歌曲》等期刊、歌集上发表歌曲(词曲兼作)曲数十首;其主要作品《我们是骄傲的大地之子》、《让心语在蓝天飞翔》等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演唱。
主编出版《最新流行歌曲》、《热唱金曲》、《最新影视磁带精选》、《当代歌潮》、《流行歌王》、《时代回旋曲》、《建国以来的抒情歌曲》、《流行歌王》歌集8本
编辑出版《新潮影视舞曲》磁带(任音乐编辑及监制长春电影制片厂音像社出版发行)
大学生版《长征组歌》配器、指挥。
《让我们把心贴近》电视片尾曲(作词作曲),获“丹顶鹤”电视艺术一等奖。
手风琴独奏《春耕曲》获“长春音乐周”创作表演奖
二胡独奏《送粮路上》获“长春音乐周”创作表演奖
录制出版戏曲演唱光盘《迎来春色换人间》(京剧、评剧、黄梅戏选段共9首)
录制出版艺术歌曲演唱光盘《在那遥远的地方》(共10首)
录制出版民族歌曲演唱光盘《心中的太阳》(共9首)
录制出版通俗歌曲演唱光盘《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共9首)
录制出版手风琴独奏专集《春雨舞曲》(演奏9首,创作并演奏3首,共12首)
录制出版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演奏8首,创作1首,共9首)
录制创作歌曲光盘《金色的太阳照四海》(其中成人歌曲10首,儿童歌曲3首,共13首)
音乐评论:
中国歌曲60年——穿越时空的记忆与佐证
敢问围剿“气声”者气从何来——与林夕文商榷 兼谈李谷一的演唱特色
李劫夫谱写“语录歌”的偶然与必然
中国“民通”歌曲的渊源与沿革
一声叹息为“民族”——中国民歌唱法现状反思
如何评判流行唱法
为“央视青歌赛”建言
品尝“央视春晚”歌曲这道菜
浅析“金鸡奖”得主李戈的电影音乐的艺术特色
交响乐鉴赏——兼谈“下里巴人”、“阳阿薤露”与“阳春白雪”间的辨证关系
其他:
参演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影公司出品、冯小宁导演的电影新作《青藏线》,系该片手风琴手扮演者并配同期声
中国电影在歧路——贺岁大片引发的深层思考
刍议《建国大业》的双重审美结构
从奥斯卡颁奖理念看中国电影的文化跑偏
忧怨才女张爱玲与她的《倾城之恋》
林青霞与秦汉电影表演艺术一席谈
近闻方知才情高——评杨春霞京剧表演艺术特色
东北喜剧小品及泛俗现象走红中国深层文化探秘
大型电视文化纪实栏目《回家》创意策划
撰写文艺界人物专访、传记近百篇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