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中原网> 新闻中心 > 要闻 注册登录

组图:广州跨江大桥遭白蚁围攻 病害暂不影响桥梁安全

2012-01-26 11:16:07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字号  

去年6月,海珠桥在进行桥体加固维护工作。

  市区4座大桥遭白蚁围攻

  除了桥梁自身出现的老化和劳损外,蚁害问题一样不能忽视。最近,广州市区的海珠桥、海印桥、广州大桥和解放桥四座跨江大桥,就发现有明显的蚁害,目前已制定了灭蚁方案。

  在最近一次的广州市白蚁防治宣传活动中,广州市白蚁防治行业协会会长胡伟权告诉记者,2010年普查时就发现这四座跨江桥梁有白蚁侵害的现象,其中,海珠桥的蚁害情况最为严重,“防震枕木几乎被白蚁掏空”。

  实际上,广州桥梁遭遇白蚁危害的现象并不鲜见,早在2004年,有白蚁防治机构发现,整座鹤洞大桥共有62个白蚁群体在生长繁殖,当时的灭治工作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建筑桥梁时使用大量木构件,尤其是桥体箱梁内置了大量木构件。

  要消灭防治桥梁上的白蚁,操作并不复杂。专家介绍,以鹤洞大桥为例,主要是通过搭建竹棚或架设高梯,在桥梁侧缝隙或排水口中喷灭白蚁粉进行毒杀。而在较为潮湿或渗水的箱梁中,可采取喷洒液体灭白蚁剂或使用药剂熏蒸办法,限制白蚁活动空间并恶化其生存环境,达到防治白蚁的目的。

  目前,广州所有桥梁都会做定期白蚁防治工作,新建桥梁则尽量避免采用木构件。

  工作人员在检查海珠桥木制构件被白蚁侵害的情况。

   洛溪大桥已降为三类桥

  记者从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养护部还了解到,经历过多次修补的洛溪大桥已从二类桥降为三类桥,离不合格的四类桥仅有一步之遥。

  据介绍,早在2005年首次全面检测中,洛溪大桥被发现2号桥墩由于河床变化,原本在陆地上的桥墩已经“移”到江中,桥墩周围的水域变成了航道,但在设计之初,这个桥墩并没有防撞设施,因此在河床变化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病害。经过18年的使用,该桥其它结构部件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养护部负责人说,2008年,洛溪大桥总体技术状况就已从二类桥降到三类。2011年10月,在第三次全面检测中,主桥总体技术状况仍维持在3类,检测结果为大桥主要构件局部缺损,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养护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洛溪大桥的状况仍是小病害多,大的问题还没有。

  据了解,长期以来困扰洛溪大桥的主要问题是车流量过大,上世纪80年代时,3万辆/日的设计通行能力已预测比较科学,才过了十年,车流量就达到了这个数字,即使是后来新光快速通车后,因是收费公路,洛溪桥的车流量仍未缓解,最大时一天超过10万辆。去年初,新光快速纳入年票制,洛溪桥的通车压力才有一定减轻,但日均车流量仍在6.5万辆。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养护部负责人认为,这仍是在超负荷运转。

编辑:刘丽雅
联系记者

相关报道

相关搜索

您还可以在这里关注我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图片频道

什么不爽来吐槽下
新闻娱乐胡辣汤视频图片微中原我新闻心通桥郑州通房产教育汽车名企旅游县市区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