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勿“无限放大”个人错误 高校诚信教育需强化
周建洪说,14日上午他来到广西大学见到了孙某,并就此事与他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谈话。周建洪称,事发以来孙某非常懊悔自责,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很大。
孙某告诉周建洪,他于2011年9月到全国学联工作,近几个月来常在北京,考前一两天才从北京回到南宁。由于《有机化学》课程有一定难度,任课老师考前为他进行了辅导。在11日上午的考场上,临近考试结束时,他拿出手机想搜一个化学元素,结果被监考老师发现。这名监考老师正是辅导过他的《有机化学》任课老师。
“虽然作弊情节不算特别严重,但携带手机进考场,确实已违纪。孙某自己也说是一时糊涂,很自责。”周建洪说,目前正常的处罚程序都已做到,希望社会对孙某多一份包容。
“学生以学为主。虽然孙某头上挂着一系列职务,但他的本质还是学生。学生受到或这或那的影响犯了错误,社会应给予其一定的包容,不要因此断送了一个20岁出头青年的前程。”周建洪说,事情发生后,广西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处理,但也会本着保护年轻人的原则鼓励他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改正错误,以更好的表现洗刷这次污点,争取获得学校、社会的重新评价。
国内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近几年来大学生作弊现象屡次见诸报端,高校也都有违纪处分规定,但效果并不佳,有些学生甚至觉得作弊很正常,作弊被抓不可耻而是运气不好,这说明我国的诚信教育还不够。
“学生会主席本身也只是学生,作弊其实跟他的学生会主席身份无关,不应对其身份作过分解读。孙某作为学生会主席作弊引起舆论哗然,这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曾经的优秀、考试时一时糊涂不能成为其开脱责任的理由。”熊丙奇认为,之前孙某的前途一片光明,如今陷入被质疑的境地,这种落差是他犯了错误应当承担的代价。当前的压力需要他自己走出来,这是每一名普通大学生都应面对的成长之路。
【 作者:张雨 编辑:
禹亚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