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聚焦

北京将首次公布市级政府部门行政经费支出 未感受压力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6 11:40:31   来源:新京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收入

  去年12月31日,加班加点统计数据之后,北京一年的财政收入情况得以清晰: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增幅高达27.7%。这一数据让人惊讶。去年,北京面临着限房、限车、首钢搬迁等对收入带来的影响。缘何财政收入还有如此可喜的局面?

  杨晓超表示,这首先得益于北京经济总体形势向好。此外,北京多种新兴产业,巩固了北京的增收。还有一个原因是2010年房地产市场火爆,但由于税收收取有一个时间周期,所以去年上半年收入增幅较高。

  公开过程中未感受到压力

  新京报:去年3月北京要求所有部门公开预算,但相当一部分部门拖延公开被媒体点名,那段时间财政局和你有没有受到其他部门的压力?

  杨晓超:没有压力。各个部门也都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陆续公开了。个别有晚的,可能也有特殊原因。但在8月三公公开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当时42个市政府委办局同日公开。顶多有部门早上公开、有的部门晚上公开。

  新京报:有委办局的官员跟我们说,在预算公开、三公公开时,所有单位,包括很多强势的委办局都怕出头,怕点名,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杨晓超:大家的思想是不是都那么统一,是不是都认为应该公开,公开得越细越好?我不敢说。

  作为财政局,我们除了公开好自己的“账本”,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从专业和氛围上指导、建议兄弟委办局主动、细致地公开“账本”。

  新京报:去年北京在财政公开上,你觉得有哪些得失?

  杨晓超:首先得说,预算公开的好处太多了。公共财政需要公共监督和公共决策,因此财政信息的公开也是鼓励各界参与政府决策的一个有效渠道。另外,从政府自身管理来讲,财政公开对于政府机关本身,也是一种鞭策,如果只花钱,不办事,公众就不答应。

【 作者:  编辑: 禹亚楠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