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郑州市安全生产指标实现“四下降” 事故起数降三成多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2-01-15 10:09:29   来源:中原网--郑州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原网讯(记者 覃岩峰)回顾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好转,主要安全生产指标同比实现“四下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度下降30.12%、15.44%、24.21%、23.7%。

安全领域创造“郑州经验”

2011年11月22日,《中国安全生产报》头版以《河南郑州叠加增加工作法坚守红线》为题,对我市创新安全监管机制的做法进行报道。12月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我市创新安全生产目标绩效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做法成效进行专题调研。青岛、昆明、南宁、三亚等城市先后学习我市经验做法。

面对上级部委机关的肯定,兄弟城市的赞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李刚良把我市创新安全监管工作的做法总结为“六个坚持”,其核心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

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在“三个体系”上求突破: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二是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三是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其《郑州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制度》明确规定:“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分管领导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既要负责分管范围业务工作,又要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市委、市政府更将这种重视落到了实处。2011年,我市把市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升格为副县级监察支队,增强了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各县(市)区政府也都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首位”,加强领导,调整常委或常务副县(市、区)长分管安全,保障机制,落实责任,实行领导分包隐患。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等县市区更是设立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预防综治并行构建安全壁垒

安全生产事故,重点在预防,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事故的最直接手段。

我市坚持预防为主,在“隐患治理”上求创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督查”活动,这一将检查、整治、督查有机结合的督查形式,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先后分3批从全市抽调30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督查组,对全市进行安全生产督查,市委市政府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6处,县市区及安委会成员单位挂牌督办重大隐患109处。此外,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及“两会”、“五一”、汛期、“十一”期间等安全生产大检查,为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艰巨而复杂的安全生产形势,我市坚持综合治理,

通过实施行政、法制、科技等多种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开展 “安全生产诚信企业”评选活动等,进一步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稳定。

“以人为本”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生产需要完善的制度和措施,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我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营造了人人“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

创新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将6月安全生产月分为警示教育活动周、安全文化宣传咨询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演练周、安全科技服务周等,做到了周周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周周有特色,达到了“以周促月、以月促年”的效果,连续5年被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组委会评为“优秀组织奖”。实施“万米社区安全文化长廊”、“万台出租车LED安全知识显示屏”等安全文化工程,全市约有300万人次接受安全常识教育。

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在“安全创建”上求实效,将安全郑州创建工作列入年度“十大民生工程”。目前,全市共创建安全和谐型社区90个、安全和谐型行政村286个,全面推广“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市94%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都实行了网格化管理。确立的巩义市、新郑市、金水区、管城区等4个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试点,28个创建安全和谐型村镇(社区)试点、26个安全发展型企业、16所安全和谐型学校等试点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新郑市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管城区创建安全和谐型社区的做法被省安委办推广。随着民生安全的理念深入人心,市民的安全意识也明显提升,安全生产氛围日益浓厚。

【 作者:记者 覃岩峰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