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安徽界首市采访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一些农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和上报的统计表上的人数对不上,有的学校在校人数和上报人数能差出一二百人。(1月8日《新京报》)
虚报在校学生人数,以骗取国家补助,倘若是个别学校、个别经办人的行为尚不足为奇,可在安徽界首市成了普遍现象,一些学校上报的人数动辄多出数十甚至上百人,违规套取的国家补贴高达千万之巨,而这样的集体造假和诓骗竟然被指教育局层层通知,就不能不让人震惊了。
虚报人数骗取国家补助,金额巨大,这已经不是一般违纪行为,而是彻头彻尾的诈骗犯罪,当依法严厉追究;界首教育局计财股统计员谢富强透露,违法套取的1063万元“被用作富余资金的结余”了,然而有校长向记者表示,他们并没有拿到虚报人数的钱。那么到底“结余”在哪里,是公家的账户还是私人的腰包,抑或被公务消费挥霍了,很有必要查它个水落石出。
有内部人员报料,有记者调查核实,界首市教育系统虚报在校生人数骗补行为有数字有真相,当地教育局官员却声称“不知情”,也没有见到那两份名单。事实真相究竟怎样,是纯属虚构还是官方撒谎?无疑亟待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而不能听凭一句“不知情”,让涉嫌骗取国家千万巨款行为蒙混过关。
近年来,类似骗取国家扶贫款、助学款、水利补贴等新闻时有所闻,数额也相当惊人,要遏制形形色色的弄虚作假现象,一方面有必要完善相关拨款的审批、划转机制,严格把好划拨关;另一方面,必须做到公开透明,申报条件、实拨数额、使用去向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让违规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查处打击力度,依法严惩责任人,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否则,违法成本、风险过小,就不足以起到应有的教育、震慑和警示作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