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邵可强
本报讯刚刚过去的2011年,牛奶中检测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南方一城市质监部门从食用花生油中抽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等消息,让人们对食品安全再次担忧。
昨日,记者采访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周琳,她说:“在南方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几率最高,日常生活中一些霉变的食品中也很常见。”周琳解释说,花生仅是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之一,像发霉变质的瓜子、松仁等坚果,长期存放变质的玉米、大豆等谷物中产生黄曲霉真菌很普遍,真菌分泌出的黄曲霉毒素就存在于这些“不良”食品中。
加工过的花生或未超标的食品是否安全?天津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向超告诉记者,我们偶尔也会吃到发霉的花生等食物,如不连续摄入,黄曲霉毒素一般不在体内蓄积,对人危害不大。目前技术只能将农作物和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减到最低,他建议,生活中一些过保质期的变质食品尽量丢掉,发霉的饲料也不要喂家畜,减少毒素真菌产生的寄养条件。
春节临近,对于黄曲霉毒素市民不必过于担忧,市民购置年货时,应向干净的、卫生的、声誉良好的零售商购买,比如花生油可购买大厂家生产的;坚果、谷物类,看清保质期,看出售环境是否干燥清洁,应仔细挑选,如果发现袋装食品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购买。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