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社记者:
刚才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是一定要保障粮食安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更好地实现“三化”的发展?谢谢。
2011-11-11 10:39:09
杜鹰:
确保“三化”能够协调发展,如我刚才所说,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忽视农业;二是我们也要切实解决为了保粮食、保农业而拖赘了经济发展。这两个问题是“三化”协调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刚才郭庚茂省长讲了,整个河南的经济发展向好,势头不错,一个主要的倾向和危险仍然是不要忽视农业、不要忽视粮食。32号文件针对这个问题,给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了一些明确的支持政策,重点是解决“三化”协调中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要真正能够解决种粮吃亏的问题。粮食的发展,刚才郭庚茂省长讲河南很有潜力,但是种粮比较效益低这个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要确保河南省的粮食产量到2020年能够实现1300亿斤这个目标,我觉得要靠三个积极性,一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三是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于粮食生产和一线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2011-11-11 10:41:31
杜鹰:
32号文件就着眼于调动这三个积极性明确了一些支持政策,比如说明确提出加大对河南,特别是粮食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标准财政收支缺口。比如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的规模,扩大范围,完善补贴方式;比如明确要求国家安排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以及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产业项目,要优先向粮食大省和粮食大县布局;比如要求促进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建立紧密的、密切的利益关系,等等,其目的就是要最终解决种粮吃亏问题,把这个机制问题要理顺。
2011-11-11 10:45:36
杜鹰:
二是,强调怎么解决河南用地紧张的问题。河南耕地是1.2亿亩,人均1.2亩。粮食要保住,首先要确保基本农田这个红线。我跟大家讲一个情况,河南省现在的城市化率只有39%,全国是49%,今年有可能突破50%,比全国低10个点。按照他们的规划,未来十年城市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的话,需要转移1500万人口。这个占地我算下来要几百万亩,城市扩张要占地、工业化进程要占地,一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要占地,怎么保这个地?32号文件明确,必须两个严格的制度,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的制度。实际上河南的用地还是有潜力,我们在河南实地调查的时候看到,比如说农村的一些集体建设用地还是存在粗放的现象,大概人均面积是248平米,但是按一般的规划,150平米就够了,所以这里还有节地的潜力。
2011-11-11 10:45:46
杜鹰:
当然,要实行城市建设用地挂钩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和做法,特别要注意一点,就是要保护农民的产权,尊重农民的民主意愿,要防止“被上楼”。另外,河南的一些城镇建设我们也认真看了一下,容积率也是偏低的,土地的利用还是不充分。一方面河南用地紧张,每年的需求大概在80万亩以上,国家每年给它的占地指标也就20、30万亩,这个矛盾怎么解决?也关系到能不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我们想,根本一点就在集约节约这四个字上做文章。所以,整个支持河南“三化”协调的政策,关键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一是种粮吃亏问题,二是集约节约用地问题。
2011-11-11 10:48:18
郭庚茂:
粮食由“十五”末的830亿突破到了1000亿斤以上,而且连续五年保持了100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的地位,粮食保住了。什么概念,河南去年生产1087亿斤粮食,我们有个调查统计,除了河南自身养活了1亿人吃饭以外,向省外,也就是为国家提供了原粮及制成品、转化品,折算起来有400亿斤粮食,这是个不小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河南作为“三化”协调示范区的原因所在,因为河南在这方面一直在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坦率地说,“三化”协调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主要是什么问题呢?一是土地矛盾,稳固粮食基础要耕地,推进现代化也要占地,农和非农之间的土地矛盾很尖锐,因为我们人多地少。河南人均耕地只有1.2亩,不到0.1公顷。二是人的问题怎么办,工业化、城镇化就得减少农民,6000多万农民,人往哪里去怎么解决?三是城乡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太大。四是粮食上比较效益太低,种粮积极性还不稳固。
2011-11-11 10:49:37
郭庚茂:
所以,“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这就是河南的实际。所以,解决“三化”协调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要通过农业现代化来稳固粮食基础,通过推进工业化来实现经济的主导,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来实现高度集约的发展,提高社会总资源的配置效率。所以,要以城镇化来引领。
具体来讲,从河南现在研究的思路来看,要着力研究三个机制:一是土地节约利用机制;二是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三是城乡利益协调机制。这几个方面如果不突破,“三化”协调就难以实现。
2011-11-11 10:51:37
郭庚茂:
从当前紧迫问题出发,我们在集中解决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是土地问题,解决土地矛盾,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河南省情,根本的出路在于节约、集约、挖潜,所以我们提出一个“三保一高”的目标,“三保”即: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坚守土地红线。河南的基本农田,国家给我们确定的是1.0175亿亩,这个红线必须死保。二是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土地需要。三是在土地占用过程中要高度保护农民的合理合法的土地权益。“一高”即: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节约力度,来缓解土地矛盾。我给大家交这么一笔账,有没有可能呢?有的。出路从哪里来?城乡节约用地挂钩,现在河南乡村建设用地一共占用了2360万亩,人均248平方米,不到4分地。如果河南城市化水平超过50%,在现有基础上还要占多少地呢?还需要450万亩地,达到50%,这是需求账。如果把农村占用土地的人均248平方米降低到200平方米,就可以腾出400多万亩地,就可以实现供求平衡。我们测算,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900万亩的潜力挖出来。所以说,通过城乡挂钩、节约、集约、挖潜,这个路还是有的走的。
2011-11-11 10:52:34
郭庚茂:
焦点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又加了“一保”,焦点问题就是要处理好与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土地的挖潜利用当中,一定要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们基本的原则就是让农民在土地挖潜利用当中,要成为受益者,而不能成为受损者。土地增值部分一定要使农民得到他合理的那一部分。从现在实践上看,只要做到这一点,等于利益共享还是可以形成的。
2011-11-11 10:54:16
郭庚茂:
二是人的问题。人口普查河南的常住人口是9405万,但是有1200万还在省外打工,超过6个月的都统计在当地了,但是他的家庭的根基,老婆、孩子都在当地,所以加起来河南的总人口有一亿零四百万人,农村人口还有6700万人。这么庞大的农业人口如果不解决,现代化是搞不成的。所以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一个是向农外产业转移,一个是向城镇转移,解决这两个问题是“三化”协调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大致有几条基本的对策,1.先解决技能问题,所以实施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技能增强他的就业能力,提高他的收入水平,为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2.发展非农产业,增速工业化进程,特别是利用产业转移的机遇来承接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
2011-11-11 10:54:53
郭庚茂:
三是用产城互动来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我们在108个县,每个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了一个产业聚集区来聚集产业,通过产业的聚集,引导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村人口的转移。同时,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抓了一下五个环节:就业、配套建设公租房,有了就业就解决住房,有了住房解决孩子上学,有了学解决医,最后是养老保险,通过这五个环节,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来创造一个综合性的条件。现在河南每年转移的速率大体上是一年100万人,今年要快一点,今年到三季度已经转移了100万人。还有一个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刚才杜主任讲的怎么解决种粮吃亏的问题,就是解决粮食比较效益低的问题。
2011-11-11 11:00:31
郭庚茂:
刚才杜主任代表国家已经表明了态度,要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政府调解。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技术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来提高自身的效益,这方面有成效。另一方面,健全农业的组织化体系,通过合理的组织化水平实现合理的规模经营,建立完善的产销对接的机制,来保证农业利益的实现和提高。实际上城乡统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现在城乡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很大,特别在就学、就医、社会保障这方面的差异比较大,这就是说的民生的问题。我告诉大家一个可喜的信息,这几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有了长足的发展,比方说农村医疗保险叫新农合,已经覆盖到了90%以上。基础教育在进行结构调整,解决农村教育布局不合理,教学质量低的问题。农村也在进行危房改造,在完善水、沼气、图书室、电视、电话、“三通”,各种公共服务条件已经大大改观,我们还要继续为此做出努力。谢谢。
2011-11-11 11:02:30
郭卫民:
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焦点难点,也是很期待的亮点,也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2011-11-11 11:06:17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