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成渝经济区: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正崛起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10 09:21:00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未来且行且探索

  西三角经济区的概念早在2005年就有人提出,然而构想一直未成型。徐长乐表示,从“西三角”到“成渝”的概念表明在区域经济规划的实践中会有很多因素的制约。

  事实上,成渝经济区的内陆崛起将不同于沿海地区经济开放的过程,由于并无发展先例作为模型,所以区域必须自成一套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

  郁鸿胜指出,区域经济必然存在“省际壁垒”,随着市场的发展,各省市区之间的竞争会增强区域内经济活力,与此同时也会产生资源不合理分配、地方保护等情况。但总体而言,成渝经济区的优势在于川渝两地的合作将会多于竞争,而不足的是除成都、重庆外,区域内并没有其他城市可独挡一面的,中间地带城市形成了经济的“塌陷带”。

  绝大部分官员和学者一致认同,成渝两地存在商业竞争,但产业结构上双方却有互补。成都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而重庆制造业发达,属于生产型。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可把四川作为其经济腹地,为其提供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等,成都可打造为金融中心,川渝整个地区其实可成为一台“自我循环的永动机”。

  徐长乐对此指出,未来国内竞争主要是区域之间的竞争,长三角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珠三角、环渤海都已稳定成型,也即将再度起飞。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途径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目前当地高层的研究都是有利的,但未来出现的问题仍难预见,所以关键是如何开始,然后走实每一步。

  从此次会议的召开,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已着手起航。据了解,11月6日,总投资2亿元的内江市成渝经济区人才交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渝区网”也在内江首创上线,并定位于反映成渝经济区发展、推进成渝经济区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金融报》 记者余兴文 陈偲 胡哲)

【 作者:种卿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