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成渝经济区: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正崛起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10 09:21:00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以建设基础为前提

  “为进一步完善成渝经济区合作机制,可以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的做法,建立相应的协调执行机制。”成渝经济区规划起草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表示。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指出,比起长三角地区的“一核七带”,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五带”不仅在整体经济基础上有所薄弱,产业发展更不平衡,而且成都、重庆的经济辐射能力也远不及上海,因而发展应先从基础做起。

  这与会上多位专家的看法不谋而合,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就认为,“五带”之间的节点城市就是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一个关键,首先可以加强这些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建设以发挥其传动轴的功能,盘活整个经济区域。

  “首先应完善重点要素建设,最后走向制度合作。”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重点要素主要包括能源交换、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合作、环境共同治理、产业协作分工等,在3到5年间重点布局这些要素,随后可以逐步尝试扩容更多要素,进而开展制度层面的合作。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则认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首要是产业差别化战略。”对此,徐长乐表示,“双核”地区产品化战略上确实存在同构化的现象,这都是市场竞争所造成,不能说不合理,但未来可以在统一规划的产业发展道路上,通过政策定向,市场引导细化产业链,使区域内的分工多元化。

  范恒山同时提醒说,成渝经济区是在各地方的“十二五”规划出台后获批,两个规划必然存在一点差异,因此地方在将二者并举推进时,需考虑人力、物力方面是否会造成重叠浪费的现象。

【 作者:种卿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