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目前唯一有记载的国宝佛牙舍利将向公众展示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9 13:55:00   来源:郑州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玻璃匣中藏有国宝佛牙舍利的飞天舍利盒

  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回归嵩山大法王寺

  这是中国目前唯一有记载的国宝佛牙舍利,18日~24日将向公众展示

  中日高僧曾联手护佛舍利 佛门讲述佛舍利的“前世今生”

  备受世人瞩目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即将与大家缘识。昨日上午,在登封嵩山大法王寺内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媒体见面会,会上被记者和众人询问和关注最多的就是该寺10多年前出土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大法王寺释延佛法师宣布,11月18日~24日,由华夏释源祖庭、第一菩提道场大法王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佛骨舍利供奉展示及研讨会将在嵩山大法王寺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党政领导及佛教界高僧、著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及媒体记者代表80余人,将出席此次研讨会,并瞻仰佛骨舍利,重温佛陀教诲,体悟佛陀智慧。

  届时,社会各界的信众都可以前来参拜。据悉,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2000年出土后,先由国家博物馆保存,用于专家、学者参研,于2004年回归后一直存放于一银行的保险箱中,秘不示人。

  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相关的故事十分曲折:2000年4月6日,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大法王寺发生了一件震撼世界佛教界的大事,考古队员在地宫内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文物,是一个古代侍女形象的玉石盒,做工精美,人首鸟身,头梳高髻,做吹箫状。盒内含藏了3颗极其珍贵的佛牙舍利。本该在佛塔中的舍利,怎么出现在高僧塔中?围绕着佛舍利的身世带来重重疑问, 一个墓碑碑文道出了其中缘故,其中还引出一段中日高僧曾联手保护佛舍利的佳话。

  晚报记者 袁建龙

  佛骨舍利与大法王寺的渊源

  嵩山大法王寺始建于公元71年,距今已有1940周年。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设的第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东汉明帝延请的两位印度高僧摄摩滕、竺法兰在这里建造道场、传播佛法,翻译了我国最早一批佛经,在我国佛学史、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此次研讨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将回溯释源祖庭,着眼当代转换,就大法王寺的历史、建筑、古碑、佛教文化及未来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众所周知,大法王寺自隋仁寿二年获赐佛骨舍利一直供奉珍藏了1400余年。舍利作为佛家重宝,是佛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载体。1000多年来,大法王寺佛骨舍利屡遭浮沉,但佛光绵延,佛骨舍利在沉睡多年后终获重见天日,实为文化复兴之幸事。不仅如此,大法王寺佛骨舍利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佛祖真身遗留,不仅代表着这座2000年古刹的荣光,更是中原本源文化的象征,与中原儒道文化交流融合,不仅护佑着中原大地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也必将推动本地旅游、文化交流事业的蓬勃发展。

  国内唯一有记载的佛牙舍利

  对一座佛教寺庙来说,供奉有佛舍利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据史料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遗存舍利有1800多件,都散布在世界信仰佛教的国家,其中东汉时期传入我国19件。释延佛大师介绍说,嵩山大法王寺出土的佛牙舍利是至今中国目前唯一有记载的佛牙舍利,甚至这在世界上也不多见。

  史料记载:隋文帝仁寿二年,建舍利塔,更名舍利寺。据《隋书》记载,隋文帝出生于陕西般若寺,幼时受尼姑抚养。因此,隋文帝对佛教一直抱有感恩之心。君临天下后,传说有天竺沙门向隋文帝赠送了一包佛骨舍利,隋文帝下诏分送全国30州建立舍利塔供奉。显然,大法王寺也正是在那个时刻建立了舍利塔。

  佛牙舍利2000年发现震惊世界宗教界

  1963年,河南省文物部门对大法王寺塔进行了保护性发掘,清理出土了铜器、瓷器等20余件文物。

  2000年4月6日,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山大法王寺发生了一件震撼全世界佛教界的大事,考古队员又在地宫内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文物,是一个古代侍女形象的玉石盒,做工精美,人首鸟身,头梳高髻,做吹箫状。起初,人们不清楚它是何种器物,有何用途。经过查阅佛教经典,终于弄清这个玉石盒叫做“迦陵频伽盒”。它的用途除了作为供奉佛舍利的玉棺外别无二用。其中最令考古界和佛教界关注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三颗佛牙舍利,以及盛放佛牙的“飞天舍利盒”。 这批文物出土后,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关注及报道。此前这批包括佛牙舍利的珍贵文物被保存在河南省一家国有银行的保险箱中——今日佛门圣物佛牙舍利已安然回归佛门圣地。

  释延佛的弟子孙继芝女士介绍说,当年出土及归还佛家遗物,她一直参与其中,她说,嵩山大法王寺2号地宫挖掘出来的飞天舍利盒。盒为玉质,小巧玲珑,鸟身人首,做吹箫状。在佛教中,“人首鸟身”是喜马拉雅山的一种神鸟,也被称为“吉祥鸟”,因其声音美妙动听被佛经称为福音鸟(为大千世界传播爱的福音)。其雕刻的羽毛、头上的发髻、人物的形态,都是标准的隋唐工艺,盒内含藏了3颗极其珍贵的佛牙舍利。

  本该在佛塔中的舍利,怎么出现在高僧塔中?

  迦陵频伽盒的出现,印证了大法王寺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建造的最早佛寺之一的辉煌。然而,迦陵频伽盒的发现位置,处于坐化高僧包骨像的正前方。为什么会在高僧塔的地宫中出现如此珍贵的佛教圣物?

  释延佛法师认为,大法王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风景区内,与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咫尺相隔。该寺创建于公元71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迄今已有1933年的历史,比少林寺早424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佛教寺院。大法王寺现存的6座宝塔,其中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元塔和清塔各一座,还有4座塔找不到任何文字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古塔,矗立在大法王寺北面山坡上,堪称大法王寺的标志性建筑。学者们习惯性称其为一号塔。一号塔通体简约,没有饰物。这个特点似乎与大唐气象极不协调,相反正契合隋文帝时代崇尚节俭的时代风格,据考证,它就是现在保存完整的唯一的隋代舍利塔,就是为保护供奉发现的舍利而建造的。

【 作者:张中江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