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中国评剧院还有戏吗?改制能否救活“国字号”?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8 19:10: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评剧《三看御妹》剧照 孔祥利I 摄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生 赵明月︱北京报道

  10月,由中国评剧院(下称“中评”)与民革辛亥革命研究会联合出品的大型评剧现代戏《林觉民》在中国大剧院展演。顶级团队,华彩巨制,全场赠票,仍抹不掉观众席上空荡荡的尴尬。

  《林觉民》的作曲、著名作曲家刘文田怎么也没想到,中国评剧院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中评有舞台美术队伍、剧本文学队伍、演员队伍、音乐创作队伍,每个队伍都有几十人,现在不论编剧、舞美还是乐队都是寥寥数人,奄奄一息。”

  从1955年中评建院时开始,刘文田便一直在此工作。上世纪80年代和他一起在中评作曲的有数十人,现在留在评剧舞台的只有他一人,2005年,就连他也退了下来。

  更让刘文田没有想到的是,在今年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浪潮中,中评会一下子丢了“铁饭碗”。

  评剧团“全军覆没”

  5月18日,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在2012年上半年之前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

  据了解,全国保留事业性质的院团中,有很多昆剧院团,京剧院团也保留了除江苏省京剧院以外的其他10家重点京剧院团,而全国第二大剧种评剧则全军覆没,连国字号的中评也未能幸免。

  “也许是中评不行了,评剧也不中用了,走到今天这种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地步,中评被改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刘文田叹息道。

  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1958年划归北京市。作为评剧的唯一一个国字头院团,几十年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把评剧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周恩来总理曾经说:“三天不喝茶,不能不看新凤霞。”据业内人士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中评一团演员新凤霞一个人的票房收入便超过梅兰芳京剧团的四大名旦,很多入不敷出的剧团都向中评拆借资金。

  刘文田努力回忆着中评的辉煌:“上世纪80年代,中评在长安大戏院演出《三看御妹》,为了能有好座位,很多观众夜里就来排队。”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天的中评,大多数的演出,即便是全场赠票,上座率也不会超过50%。整个院团已经没有一个能站得住台面的演员,更没有出一台叫好又叫座的戏。

评剧《桃李梅》剧照 孔祥利I 摄

  “传统机制”毁了中评?

  最让刘文田想不明白的是:“中国评剧院每年接受政府那么多的资金支持,拥有全国最好的评剧人才,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却没落至此,甚至还不如一些白手起家、自负盈亏的民营院团。”

  “大概是政府管得太多了,每一出戏都是‘领导意志’在起作用,演什么,怎么演,根本不听其他人的。”刘文田苦笑说。

  “《林觉民》的导演郭小南是大导演,演员也都是实力派,可领导安排的一个四不像剧本毁了这出戏,我们也曾反映过剧本的问题,可领导的意见是,剧本一个字都不能改,我们也没辙。”刘文田无奈地说,“都是上级安排的,每个领导像完成任务一样去排戏,又有哪个肯用心听我们的意见,按艺术规律办事呢?”

  评剧爱好者、专栏作家刘光宇告诉记者:“我们的现状是,演一出评戏,只要完成了领导所期望的任务即可,不必去考虑这出戏究竟能带来多少效益,有多大的艺术价值。因为如果任务完成不了,可能政府的支持就不能兑现,至于观众欣赏不欣赏那是另外一回事。排出一出新戏,向上面作个汇报,再邀请几位专家写上几篇空洞的剧评,然后束之高阁,再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轮回,发展不了演员,吸引不了观众,这样下去,中评不死才怪。”

  据内部人士透露,中评每年接受北京市文化局拨款3000万元左右,每排一出新戏也都会有补贴。“也许正是这些优势毁了中评。”刘文田说。

  “现在中评的年轻演员根本就没有练功的,艺术造诣难超前人,根本出不了先前那些叫好叫座的角儿,剧院的戏有人看那就怪了。此外,戏没有人看对演员们是没有太大影响的,无论演几出戏,演得怎么样,他们的收入都会雷打不动,这样谁还会有心思去排戏呢。这种旱涝保收的制度,几乎扼杀了所有人的积极性。”中评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评剧《桃李梅》剧照 孔祥利I 摄

  明天还有没有戏?

  中国评剧院院长王亚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转企改制政策措施正在制定中,不日出炉。

  改制能救活中评吗?

  对于改制,前中评二团团长兼中国评剧大剧院经理陈胜利拍手叫好。陈胜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没有活力的体制让评剧走了一条下滑的路,走到今天,没戏,没人,吃着政府的钱。今天要把体制变了,变成自负盈亏的体制,用市场说话,出好戏,推名角儿,养观众,如此,中评必活。不破不立。”

  然而,刘文田仍然有一些担忧:“现在中评在职人员有200多人,离退休人员的人数甚至都超过了在职人员,一旦转企改制,很多人都会选择退下来,因为改制后的退休工资将会大大少于转企前退休的工资。中评人才断档已经很严重了,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一旦引发离退休潮,老人退下去,新人还上不来,剧院发展就更难了。”

  据了解,中评内部有一个政策,凡是年龄达到50岁,工龄达到30年的都可以自由选择退休,中评在职的200多人里近三分之一符合这个条件,而且这些人代表了中评的最高水平,“如果这些人退下去了,中国评剧院几乎就只剩一个空架子”。

  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中评发展到今天病入膏肓的地步,必须要改制之医,但‘改制’不能单纯地去取消‘国营院团’,而要倡导‘民营机制’之风,要把国营院团的体制优势和民营院团的机制优势集合,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艺与市场接轨当然是必要的,但政府不能简单地将文化单位推向市场,文艺适应市场必然有一个过程,当它还不能自立甚至被市场严重冲击的时候,政府扶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必须。”

  明天究竟还有没有戏?在改制完成之前,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 作者:张中江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