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城市低碳化进程要防止泡沫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8 14:33:00   来源:解放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城市能够保留过去、预测未来吗?它是否带有一个国家的标志,或者有拥抱全球的特点?它是一个地点还是一系列想法,是名词还是动词?能否像读一本自传一样阅读一个城市?每个人能否把自己定义到一个城市中?”日前,在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复旦大学和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共同举办的2011低碳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东英吉利大学教授克里斯多夫·比格斯比抛出一连串疑问。在他看来,城市的发展让汽车的速度回到了“马车时代”,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固然降低,但污染和腐败也在滋生……

  论坛上呈现的另一组数据是:20年后,全世界6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在中国,每年有1500万到2000万人 “进城”。而30年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还不到18%。

  变化正在发生,城市未来向何处?当“低碳”日益成为共识,追问“如何低碳”似乎才回归了问题本质。

  低碳,为什么是城市?

  低碳的发展路径多种多样,为何低碳城市会成为多数专家的答案?

  “可以说,低碳绿色发展已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以后又一次重大变化,”上海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毛佳睴直言:“低碳城市的理念引领着产业、经济、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而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吴建平看来,“21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近50%,且仍将保持非常快的发展势头。但资源利用的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影响到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作为一种解答,低碳城市逐渐浮出水面。

  什么是低碳城市?复旦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系教授王祥荣指出,低碳城市的核心是“能源消耗、碳排放与整体经济发展的比例保持在较低水准”。

  据王祥荣研究,近年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很大程度上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其中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建筑、交通、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相关。城市正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灾区”,排放量占75%到80%。根据测算,如果不加节制地无序排放,到2020年,国内碳排放很可能会较2005年上升约60%。而到2025年,将有10亿中国人住在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219个。种种预测表明,为城市能耗和排放“瘦身”已是箭在弦上,低碳城市进程迫在眉睫。

  那么,以城市为单位推进低碳,是否可行呢?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强调,无论是法律、政策、产业或者技术,以城市为单位加以推动都不是最优选择。“但无论法律、政策、产业或技术,面向的对象都是消费者。而城市正是消费者最集中的地方。通过城市的发展,能深化低碳的消费理念,进一步扭转人们对低碳的需求。这是以国家为单位无法做到的。”绑定低碳与城市的关系之后,实现低碳愿景的可行性将大幅提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提出,目前全世界在低碳方面共同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为世界的低碳化作出贡献,第二是在生产资源逐渐减少的前提下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第三则是每个人能对大自然承担起多少责任,“在低碳化这个超越国家、民族的话题中,城市是发展空间最大的单位”。

  低碳,城市挤出泡沫

  低碳城市目标明晰,但发展路径及前景仍未明朗。

  最显见的问题就是标准的缺失。佛罗里达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终身教授彭仲仁表示:“目前评判一个城市是低碳还是高碳,缺乏明确的标准。”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针对中国现状坦言,现在每个城市都在打“低碳牌”,但很难找到一个通行的标准。“每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气候、降雨量、土壤制备、文化等情况来制定独特的路径。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发展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发展风力。”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