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华西村328米高楼亮相遭质“炫富” 掌门人回应/组图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8 07:23:21   来源:中原网综合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共同富裕不是均富”

  华西为什么成功?“原因是少走了弯路。在分田到户的时候,华西不是先进;在企业转制的时候,华西也不是先进。实践证明,华西走的道路是正确的。有很多人问我,华西会不会变?我认为没有必要变,更重要的是传承。50年来,华西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共同富裕。”吴协恩说。

  2001年以来,华西村开始实施并村计划,周边的13个行政村陆续并入,被分别编号为华西一村到十三村,而原来的华西村,则被称为华西中心村,14个行政村共同组成“大华西”版图。

  有媒体报道,华西也有贫富差异——最上层的是中心村村民,中间是新村民,最底层的是外来打工者。“华西现在人均年收入8万元。”吴协恩通过《中国经济周刊》回应道,“共同富裕不是均富。华西村给每个村民提供基本保障,但如果要住好房,开好车,必须要靠自己劳动,决不能坐享其成。机制健全很重要,如果机制不健全,人很容易滋生懒惰。健全的机制一定会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老百姓不怕你多拿,就怕不知道你拿多少。华西什么都是公开的,村干部拿多少,经理拿多少,只要公平公正,老百姓也是讲理的。华西的干部就像老书记一样,并不拿满应得的报酬。按照合同,有的管理者年薪最高能拿到数千万,但他们都不拿,最多拿到几百万。因为主管不拿,下属没办法拿。”

  华西村的文化同样是一笔宝贵财富。吴协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华西文化,核心是‘六爱’,‘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特别是爱自己,好像不以为然。其实,很多人在利益面前,经受不住考验,甚至锒铛入狱,这就是‘不爱自己’的表现。遵纪守法其实是爱自己的底线。”

  每年投入数千万教“学生”

  “华西村不可复制,又可复制。对到华西来参观、交流的人,我一直讲一句话,‘学华西,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并不是一定要走华西的路’。”吴协恩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每个地方的环境、文化都各不相同。就江苏省内而言,苏南苏北,同一个政策执行的效果也不同,何况中国的地域差别这么大。模式最好百花齐放,不一定在农村搞工业就是发展,搞农业也是发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但宗旨只有一个,即发展为民。”

  “小平同志曾经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达到共同富裕。’前一句话大家都听进去了,但后面一句话忘掉的人不少。关键还是我们的世界观,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吴协恩感慨地说。

  帮扶更多的农村富裕起来,一直是华西人的心愿,但如何完成却并非易事。“最纠结的不是华西村的发展问题,而是帮扶的问题。帮扶周边村,帮扶全国各地,这个工作最难。”

  “过去,我们曾经帮了很多地方,也尝试过很多种方式。比如,直接给钱,帮他们办企业,或者帮买拖拉机等,但等我们走了以后,不久又会出现问题。帮扶成功的概率很小。”

  “有时,我们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实施帮扶。当地领导和我说的大都是‘作为贫困县,国家财政每年拨给我多少多少款项’,但他们没讲,或者没有更多地讲,‘我这个县的优势在哪儿?我们如何发挥这种优势,让老百姓走向共同富裕?’老是等着别人输血,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现在,华西的帮扶模式已经改变为培训。10年前就开始实行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计划。吴协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迄今为止,培训人数达到30万人。有的免费呆一个礼拜,有的适当收点费用。仅此一项,华西村每年投入就达数千万元。”

  要想复制华西,吴协恩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村官。作为领军人物,是不是一心为民,农村工作很繁琐也很艰苦,能不能吃得下这个苦,能不能承担起责任都是一些考验。其次,当地的发展理念和氛围。“有些村官也很想好好干,也想干好,但往往你稍微干得好一点,也许吃都被吃光了。村官毕竟很小,上面领导的发展理念,对你支持与否都很重要。说起来就是当地的发展氛围,上上下下是否齐心协力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

【 作者: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