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江苏淮安四站工程 中线穿黄工程隧洞内景
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类从逐水草而居到今天的安居乐业,时时刻刻离不开水。
善治国者,必重治水。治水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古今中外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在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适时作出了兴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决策。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组织实施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事关全局、保障民生的民心工程,也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以人为本,优化水资源配置
南水北调是解决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的战略措施。黄河、淮河和海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水资源贫乏,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承载极限。
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并不优越,可供经济社会活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现象普遍存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破坏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的真实家底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12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63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其中,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14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9%。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是基本国情,也是基本水情。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降雨和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775亿m3,折合降水深为650mm,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北方地区降水更为集中。
其中,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降水量为41900亿m3,占全国的68%;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降水量为14454亿m3,占全国的23%;西北诸河降水量为5421亿m3,占全国的9%。全国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7388亿m3,其中南方地区占84%,北方地区占16%。全国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18亿m3,其中南方地区占70%,北方地区占30%。
我国也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缺水总量达536亿m3。由于污水肆意排放、水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破坏和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激增,经济社会用水挤占河道内生态用水、超采地下水的现象十分突出。北方地区挤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达132亿m3。全国地下水超采总面积近19万km2,年均超采量达215亿m3,其中浅层地下水141亿m3,不合理的深层承压水年均开采量74亿m3,一些地区由于长期透支地下水,出现了地下水漏斗。
目前,我国现状供水量中约有722亿m3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占供水总量的1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水质未达标比例占11%,地下水供水量未达标比例占20%,水安全存在隐患。
水资源成为遏制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北方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该地区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均约占全国的35%,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7.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0m3,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22%。
其中,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72m3,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8,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淮海平原发生持续干旱,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持续减少。目前,黄淮海地区缺水量达313亿m3,其中黄、淮、海流域分别缺水94亿m3、95亿m3和124亿m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
为了缓解黄淮海流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现状,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继续加大节水力度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同时,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十分必要。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情的必然选择
南水北调是解决黄淮海流域资源性缺水的战略措施。黄河、淮河和海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水资源贫乏,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承载极限。海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已经超过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黄河和淮河流域已经接近上限。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要求,流域经济社会和河道生态用水缺口都非常巨大。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缺水严峻的局面。
南水北调是支持西北、华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可为黄淮海流域提供水资源保证,对确保京、津、冀、豫、鲁等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推动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具有深远意义。也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保障。
南水北调是遏制黄淮海地区和河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手段。黄淮海和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水资源不足,治理和保护环境、建设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水源置换等手段,将为生态脆弱地区提供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的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通过合理安排上中下游用水、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用水,实现人水和谐。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