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县长弯腰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去哪找学生”引忧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7 09:1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忧:学校师资水平底气不足

  见到职教中心青年教师黄永义时,他正在微机室指导学生上机实训。中师毕业的他,在初中工作一年后调到了县职教中心,原本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经过培训,当上了这所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

  虽然年纪轻轻,但指导起学生来,黄永义非常认真和耐心。16岁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罗丽艳正在练习五笔打字,她告诉记者,跟初中相比,她更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学习环境,因为课堂氛围更宽松了,老师更像朋友一样。

  跟学生的乐观相比,龙宝文主任却对职教中心的师资力量感到有些担忧。因为这所县职教中心本来就是在普通中学转移合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教师队伍中,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的数量应该是2∶1,但该中心通过再培训目前也只是达到1∶1。

  在这所县级职教中心,大部分专业课老师都像黄永义一样,是从教文化课的老师通过转岗培训而来的。“我们对自己的师资水平底气不足,他们很多都不是大学毕业出来的。像农机驾驶、维修等专业,从基础教育转过来的教师教不了,有了问题还得去找那几个真正懂技术的,所以他们非常忙。”龙宝文说,尽管学校想了一些办法,但要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很难。

  2009年,巴马县职教中心申请了编制,要招几名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条件是学历大专以上,专业要对口,工资跟县里公务员同一标准,结果报名者没有一个符合要求。

  师资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表现是学校教师超编。按规定,职业教育师生比标准是1∶20,巴马县职教中心现有教师73名,已经超出了这一比例。受编制制约,学校无法引进专业教师,只能采取转岗培训的方式予以充实。在旅游专业没有招到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学校只好送了一名音乐老师和一名语文老师去大学学习培训。

  “如果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不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方法脱离企业的管理和生产需要,那我们的毕业生就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龙宝文认为,师资队伍薄弱是贫困县职业学校办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学校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专业教师要参加提高培训和第二专业的培训学习,文化课教师要分流部分进行转岗培训,使其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

【 作者:马学玲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