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窝点门口有人“放哨”、造假人员假举报试探公安、不法分子回收酒瓶、将十几元的低档酒勾兑成名牌酒……昨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开了假酒制售从包装到勾兑再到销售各个犯罪环节的内幕。
假酒犯罪职业化
今年9月27日至28日,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指挥下,浙江、天津、福建、江苏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对制售假酒团伙同时展开抓捕行动。据执法人员介绍,当前的假酒犯罪有向职业化犯罪演变的特点。造假窝点门口往往设置岗哨侦查哨,不法分子甚至采取反跟踪的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试探公安的工作,甚至采取丢卒保车的策略,来看公安的反应,比如进行假举报试探公安如何出动。
除了酒瓶都是假的
央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互联网上有很多回收高档酒的广告,其实这些视频打着收购白酒的幌子,实际在做着回收酒瓶和包装的勾当。此外,不法分子还会暗暗找酒店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收购。“有个人专门找我们收,还要求我们开酒的时候,尽量不要破坏包装,从底部开。破坏得越小,卖的价钱越高。”某酒店服务员小王说。
据执法人员介绍,不法分子以15元-30元的价格回收真酒瓶,此外成套的包装,包括检验单、合格单、商标标签、瓶盖等都是假的。“防伪标志、条形码都是已经贴好了的,在封口这里一般都留有余地。”假酒的制造者十分注重外包装的仿真标志、瓶身等细节,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假酒利润率达2000%
执法人员称,不法分子从市面上购进的低档酒一般十几元到三四十元不等。他们把假酒带回家进行比例调试、试验品尝,调出接近于名牌酒的口味,再把这种酒按一定的比例倒在大桶里勾兑,然后直接用漏斗灌装到酒瓶里,最后封盖。根据公益反假酒人士叶光绘制的“不同种类假酒成本利润对比图”,假酒的利润率最高可以达到2000%。
专家指出,高仿假酒的危害主要在经济利益方面,而低仿假酒对人体的危害堪比毒药。据悉,按目前我国刑法规定,制假犯罪的单项刑事处罚,最高只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和制假犯罪所带来的巨额利益相比,犯罪成本较低,所以犯罪复发率较高。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法律惩处的力度,重判重处此类犯罪分子,以遏制这类犯罪再次发生的概率。(记者张璐,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