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义马千秋煤矿事故 67名矿工获救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7 05:49:11   来源: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郭庚茂:我们决不要带血的GDP

郭庚茂在讲话中强调,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持续做好善后工作,继续搜查和核定人数,确保万无一失。二是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省政府迅速成立事故调查组,实事求是地对事故原因进行客观准确调查。三是就本次事故本身而言,也有成功解救被困矿工的经验可以总结。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起事故深刻查找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缺陷和不足,反省主观问题。

11月5日下午,郭庚茂在义马市主持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时对安全生产再敲警钟:“安全生产责任大如天!再好的经济效益比不过人命,我们决不要带血的GDP;再大的功劳抵不了死人之过,我们必须逐级对责任事故‘零容忍’,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0小时内能成功救援,在该类特大事故中属首例”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

“40小时内能成功救援,在该类特大事故中属首例”

“在处理救援冲击地压这样一个特别重大事故中,能在40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功救援,这是首例。”11月5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表示。

“科学决策、科学施救是这次事故成功救援的重要因素。”煤矿专家说,这次成功救援创造了我国冲击地压矿难救援的首个成功范例,除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还得益于我省汇集各方智慧,制订科学救援方案,实行科学救人、通风救人,多策并举,利用注浆管、供水管、压风管等多管齐下为被困矿工输送空气,并积极开挖因塌方而堵塞的巷道,成为他们获救的“生命通道”。

【亲历】

“一定要坚持!有风就有希望!”

获救矿工讲述井下40小时——

“一定要坚持!有风就有希望!”

□记者 房琳

“刚吃了两口馍,就听见井下煤壁‘噼啪噼啪’地响起来,紧接着就发生了爆炸。”11月5日下午,躺在义煤集团总医院的病床上,36岁的王银龙慢慢地讲述。

王银龙是千秋煤矿防冲队班长。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当日,他和14名工友在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打泄压孔,和他们同在这个采掘面工作的还有掘进一队、掘进二队的30多名工友。

“我们当时所在的位置大概是巷道的710米处。”王银龙说,爆炸后他醒来时,眼前什么也看不见,只能从呼吸中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浓浓煤尘。他试着摁了一下矿灯的开关。

矿灯亮了。

接下来,王银龙周围的矿灯一盏一盏都亮了。

王银龙感觉到左耳“嗡嗡”直响,似乎有热乎乎的液体流下,用手一摸,原来是耳道流血。

此时,巷道里的人们都在往外出,王银龙随着人群向外走。“到了塌方的地方走不动了。”王银龙说,这时,大家都感觉到空气停止了流动,于是,七手八脚地拆开被爆炸毁损的风筒吸氧。

“一定要坚持!有风就有希望。”凭着多年的井下工作经验,王银龙又让工友用随身携带的便携式仪器测了测巷道里的瓦斯,仪器上显示瓦斯含量到了七八分。

王银龙“心里一惊”,“这可是很危险的数值!空气中瓦斯的含量达到了5分就可能发生爆炸。”

王银龙和掘进一队、掘进二队的带班负责人开始组织被困工友用随身携带的铁锹、镐头向前开挖巷道。挖了十几米后,敲击管道向外传音。

再挖,再敲……直到听到被堵的巷道那头传来挖掘声。

王银龙和工友们终于获救了!

【 作者:  编辑: 刘丽雅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