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29个省市区公布第三季GDP 河南等12省过万亿 粤浙京增辐垫底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6 09:56:36   来源:长江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如何从对GDP负责到对民生负责?

  很明显,地方GDP之和高出国家统计局核算数据非今年所特有,而是有着较长历史渊源。据统计,自1985年起,GDP核算就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同时分别进行,国家和地方分别核算GDP。我国各省GDP的加总之和、平均增速等,长期以来都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数据有差距,而且基本“1+1>2”。例如2009年全年相差2.68万亿元,2010年全年相差3.2万亿元。今年仅前三季度相差就达4万多亿,全年差率想必更不会小。

  对于GDP数据存在问题,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曾称,地区GDP之和比国家统计的GDP多出很多,既有重复统计的因素,也有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的因素,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应该承认,重复统计、统计资料来源、系数不一致和基础资料等问题会造成一定的出入,但差率如此显著的主要原因,恐怕诚如某官员所指出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GDP被赋予了重要的考核功能,为了考核过关或政绩的需要,一些地方很可能高估GDP数据或弄虚作假。”

  说起官员考核,第一指标恐怕就是GDP。长期以来,GDP始终在神坛上被官员顶礼膜拜。当然,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仍然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将GDP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有其合理性。但正是由于GDP被赋予了过于重要的考核功能,为了考核过关或政绩的需要,一些地方出现了GDP攀比现象,GDP目标也脱离实际,甚至出现了弄虚作假。虽然近年来,中央有弱化GDP考核的意向和趋势,但在其他指标未很好地被认可、确立之前,GDP与“官帽”的联系依然十分密切。因此,要根治虚胖的GDP,官员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须早日提上日程,并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再次,笔者认为,在肯定GDP指标作用的同时,必须加重民生、民意在官员考核中的份量。让官员从过去一心对GDP负责的惯性思维中走出,进一步转向对民生、民意负责中来。具体说来,对官员政绩的考核应立足两点:

  一是体现科学发展,不断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即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力求避免无效的经济增长,如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等;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实际的全面的成效。二是体现民生指标。GDP毕竟和民众还是有距离,很难直观感受。而一个地方的物价水平、收入状况、幸福指数、人居环境等,民众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然最有发言权。从根本上讲,只有当群众满意度(民生指标)和官员政绩直接挂钩,才能真正发挥民意考评的威力,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综合新华网、国际金融报、东方网等)

【 作者:  编辑: 赵静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