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旗)生态治理纪实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4 15:08:41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旗)生态治理纪实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4日电(记者于文静)昔日全旗92.5%是水土流失区,被列为国家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治理区;今朝全旗大规模生态建设涉及100多条小流域,截至2010年底,全旗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保存面积达到4286.27平方公里,完成水保生态建设投资7.41亿元,植被覆盖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5%提高到72%,森林覆盖率达到28.65%。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被水利部评为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旗)。

    小流域治理,大德政工程

    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陕、晋交界,库布其沙漠延伸其中,过去平均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亿吨以上,是黄河流域粗沙主要来源区之一和下游洪灾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准格尔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砒砂岩沙棘生态治理项目、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项目等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生态面貌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好转,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前我们在沟里的薄土地上种口粮,因为水土流失严重,一下暴雨,山洪就把地全淹了,生活得不到保障。”准格尔旗西黑岱沟村村支书邬永胜对过去“靠天吃饭”的日子记忆犹新。

    西黑岱小流域是重点治理小流域川掌沟的一级支流,通过近20年集中治理,在山坡上修建鱼鳞坑、植树种草,在沟底建造淤地坝等,有效拦蓄了水土,20年间没有出现大山洪;同时,淤出7800亩坝地良田,玉米亩产由50公斤提高至500多公斤,人均年纯收入由300元增至9050元,呈现出山清水秀,沟底有良田的新貌。

    既要“地下黑色资源”,也要“地上绿色能源”

    煤炭行业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如何协调“黑色资源”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是很多矿产资源型地区头疼的问题。

    准格尔旗是黄河环绕的产煤大县(旗)。据统计,已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共有煤矿125座,其中露田煤矿42座;矿区防治责任范围55.67万亩,昔日按照水保方案曾治理了3.86万亩,远未达到绿色生态要求。

    近年来,准格尔旗重拳整合煤矿、关闭小煤矿,要求企业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治理矿区,2007年,出台“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政策;2011年,出台意见,要求企业每年完成治理任务不少于10万亩,完成投资不少于4亿元。

    在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记者看到,经过多年治理,巨大的排土场成为“平原”,栽种了柠条、沙棘等耐旱固土的灌木,坝体工程将矿区围成相对封闭的系统,阻挡了水体和泥沙进入黄河。

    据了解,十年多来,这个矿区植被覆盖率由不足25%提高到75%以上,复垦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水土侵蚀量减少80%以上。

    2010年,准格尔旗完成矿区生态建设13.91万亩,今年上半年完成生态建设和封育治理45万亩;矿区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了“地下黑色资源、地上绿色能源”同步开发的良性发展态势。

    “在发展中,我们把水土治理生态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制定了短、中、长三期十年生态建设规划,并经人大立法通过;同时,探索出‘政府主导、企业有责、社会共建、人人参与’的生态建设模式。”准格尔旗委书记潘志峰说。

    从“人进林退”到“人退林进”

    准格尔旗是被称作“地球癌症”——砒砂岩的严重裸露地区,其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15.8%。

    从2007年开始,准格尔旗对生存条件差、生态比较脆弱的村庄,本着“转移人口,恢复生态”的宗旨,正式实施生态移民。2009年,暖水乡被确定为整乡生态移民试点,按照“自愿、有偿”原则进行搬迁。

    “搬迁后,乡里组织种山杏、大果沙棘等经济林,以前的荒山终于看到绿色了,我做梦都不敢想。”暖水乡暖水村村民韩翠莲说,现在100多平方米的新家通了自来水,30多亩地种上了油松苗,经济效益可观;通过参加乡里植树,每月还有两三千元的打工收入。

    据了解,暖水乡开创了我国黄河流域砒砂岩治理的先例。

    截至2010年底,准格尔旗移民区恢复生态面积12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9.3%,植被覆盖率达到72%;同时,7597户农民喜迁新居,水、电、路、讯全部配套;随着各项保障政策的落实,人均年纯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据统计,准格尔旗目前生态治理已达6138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22亿元,治理度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2%提高到79.8%,达到了减少入黄泥沙、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

【 作者:孙璐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