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孙大文:当选欧洲院士的华人科学家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4 14:09:00   来源:参与互动↑大↓小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最近,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增选2011年新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系统工程专家、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UCD)终身教授孙大文(Da-Wen Sun)光荣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这是欧洲华人科学家首次当选该院院士。

  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文全称为Academia Europaea(The Academy of Europe),是欧洲多国科学部长倡导创立,英国皇家学会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包括东、西欧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分20个学部,其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该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目前有院士2300人左右,包括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多位是在当选院士后才荣获诺贝尔奖的。迄今为止,中国只有两位中科院院士当选为其外籍院士。

  孙大文院士是国际著名的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国际同行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主要研究包括他的主要研究包括制冷、冷冻及干燥过程和系统,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过程模拟和优化以及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等。特别地,他在真空冷却肉制品、计算机视觉检测食品质量、采用可食用膜技术实现果蔬货价期延长、利用超声波等物理场强化食品低温绿色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世界领先的开创性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1995年,他成为在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UCD)第一个获得永久教职的华人,并且以最短的时间从讲师晋升为高级讲师、副教授和正教授,是爱尔兰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人终身教授。他是SCI和EI收录2010年影响因子为3.567、全球全食品行业排名第四的《食品与生物加工技术》国际期刊主编,泰勒弗朗西斯集团出版发行的《现代食品工程》系列丛书主编和爱思唯尔出版发行的《食品工程期刊》等多家SCI收录的国际期刊编委,兼任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十几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同时多次出任欧盟框架计划、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法国国家研究署、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等基金项目特邀评委,并长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一系列欧盟框架计划和爱尔兰政府的重大科研项目。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孙大文院士在国际上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项和荣誉。早在2000年他就被素有农业工程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简称CIGR,又译“国际农业工程学会”)授予CIGR杰出奖,以表彰他对世界食品工程领域所作的杰出贡献,这也是CIGR设立该奖项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2002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农业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一个专业学会的会士每年新增选的名额通常不超过全体会员的0.5%,以奖励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有独创性研究成果的科学家;2004年被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授予“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大奖;2006年再度获CIGR杰出奖;2007年被授予当年唯一的印度食品科学家及技术人员协会会士(AFST(I) Fellow Award)荣誉称号;2008年获CIGR成就奖;2009年当选爱尔兰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2010年获CIGR最高奖项CIGR会士荣誉称号(CIGR Fellow Award)。2010年,他当选为代表爱尔兰国家最高学术荣誉和成就巅峰的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特委托中组部发去贺信表示祝贺,盛赞孙大文“为中华儿女争了光,”“为推动中国食品技术的发展,培养年轻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年6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51届CIGR全体会员大会上,他被推选为CIGR当选主席,并将于2013年起接任主席,成为CIGR自成立八十年来首位出任该重要国际机构主席的华人。去年12月底,他被全球32个国家的152家中文媒体共同评为“2010年全球海外华人社区十大新闻人物”。最近,在广东省领军人才评选中,孙大文院士脱颖而出,位居第二位,列在仅次于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杰马里莱恩之后。

  近10多年来,孙大文院士在世界上著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近600篇高水平论文,被SCI收录论文200多篇。特别是他在计算机视觉、真空冷却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等方面的论文已经成为其他研究者的经典参考文献。根据汤森路透集团出版发行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0年7月1日有关全球农业科学家排名,全球共有2554名科学家排名进入农业科学专业领域前1%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其中孙大文院士名列前茅,列全球前31位。同时,孙大文院士还主编了10多部食品及生物工程领域的权威英文教材与专著,涉及《冷冻食品加工与包装手册》、《食品冷冻技术进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食品质量评价的应用》、《现代食品鉴别技术》、《食品加工过程中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应用》、《食品热加工:新技术与质量》、《食品加工新兴技术》、《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应用》和《食品安全工程手册》等方面。这些学术巨著大多在英美等国由爱思唯尔、泰勒弗朗西斯集团等国际著名学术出版商出版发行。这些著作有的已经成为国际同行业中的指导性手册,其中《冷冻食品加工与包装手册》已经出版了第2版,《食品热加工:新技术与质量》的第2版也在出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国际知名大学食品专业学生的教材或指定参考书。孙大文院士的论文和著作在国际上食品与生物工程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作为国际同行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些年来,孙大文院士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了超过150次的学术报告,特别是应邀作为大会主席或分会场主席主持了近50场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有超过15次被特邀作大会主旨报告,遍及土耳其、希腊、法国、中国、加拿大、捷克、德国、智利、巴西、西班牙、印度、波兰、比利时、阿曼、美国、澳大利亚、葡萄牙、英国和爱尔兰等20来个国家,通过这些会议,孙大文院士的学术成果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奠定了他极高的国际学术地位。这次继去年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后,再次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名副其实地成为欧洲历史上首位拥有两院院士的华人,是欧洲科学界对他学术造诣问鼎世界之巅,学术地位成就国际巅峰所给予的无与伦比的盛誉。(摘自:神州学人)

【 作者:朱峰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