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专家:“低碳文明”将根本改变化石能源发展模式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4 09:12: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广东作为国家低碳省份试点已经一年了,“低碳”一词也如春雨般,迅速地散播到社会每个领域。一年来,人们对于“低碳”的认识是否有了进一步提高?作为碳排放主体的城市与产业发展如何寻找低碳的路径?低碳发展未来将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对此,南方日报特别专访了广东省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院长,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勇,倾听他对于低碳发展的新见解、新声音。

  新兴产业发展因“土壤”而异

  南方日报:广东国家低碳省试点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您觉得广东作为试点省份成效如何?

  陈勇:低碳产业发展是全球的共识,但是实现的路径大家都还在探索,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因此进行试点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广东而言,作为低碳试点省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它试点成功则可以作为示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试点这一年来,广东政府部门十分很重视,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经济领域,广东以“低碳”为抓手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广方面,相关部门成立了低碳专家委员会、制定低碳发展的规划、选择一些技术突破点实行低碳发展等,应该来说试点颇有成效。

  但我们也要转变一种观念,“低碳”不是简单地进行节能减排。我们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要找到哪些属于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突破。这样,才不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产生新的落后,这个教训我们已经有过。

  南方日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为何可能产生新的落后?

  陈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步伐,但在发展时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事实上,无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注意不能区域的“功能区划”的问题,从而低碳发展新兴产业。

  目前存在一种社会现象,就是一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区蜂拥而上,都划出一片地要大力发展,根据没考虑功能区定位的不同,这样就造成全国很多地方的规划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

  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可能在这个地区可以,在那个地区不可以,这要看当地有没有适应新兴产业的工业“链条”,有些地区本身工业薄弱、农业与旅游业发达,这样的新兴产业链条是断的,并不符合产业发展。因此,可不可以发展,要看该地区是否有适合生长的“土壤”才行。

  因此,国家才会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制定功能区划。然而,由于区域之间利益纠葛的存在,不同功能区之间需要制定交易标准,通过补偿机制来发展低碳产业,从而促进功能区划的实现。比如,一开始某工业企业想“落户”生态发展地区,可以通过交易调配到工业发展地区,再由后者对前者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样,工业地区就可以集中发展工业,生态地区就可以发展受农业与旅游业,各行其职,实现分工效应最大化。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