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陈贤妹提及小悦悦总流泪 捐部分奖金给村里修路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2 19:47:34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收到来自各地的慰问金,但陈贤妹觉得“收下了心里不踏实”。方光明 摄

  日子再艰难,也没有夺走陈贤妹的笑容,但一提及小悦悦,她却总是红了眼眶。

  一个普通的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却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一时间,“陈贤妹”成为人们心目中道德的代名词。

  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陈贤妹显然措手不及。她害怕看到媒体的闪光灯、镜头和话筒,害怕别人对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10月28日,当再次被媒体“请回”佛山,接过“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时,陈贤妹不禁双脚发抖。如果可以的话,她希望远离这一切。

  当天晚上,南方日报记者陪同陈贤妹回到老家阳山县七拱镇岩口村。一路上,陈贤妹有时会打断记者的话,自言自语:“我只是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情啊”,“我们从小就知道要做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平凡家庭的打工阿婆

  “有手有脚什么做不来,我不怕苦,踏实就可以了”

  陈贤妹是瑟瑟发抖地走上台,接过媒体授予的“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的。

  那一晚,陈贤妹睡得不好,不是因为激动,而是总觉得有点不踏实。

  颁奖典礼结束后,陈贤妹婉拒了“宴会”,却拗不过南方日报记者,与记者一起回到老家阳山县七拱镇的村子里。

  没有一条足够宽的路可以通向院子,除了一间毛坯房,另外三面都没有完整围蔽起来,20多只鸡在院子里觅食,让院子显得更加局促。偶尔传来邻居家孩子的哭闹声,伴随着几声犬吠。

  在这里,58岁的陈贤妹一住就住了大半辈子,直到12年前外出打工。

  在陈贤妹家那间旧屋的墙上,印着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就在语录的旁边,毛主席的头像赫然刻在墙上。这是丈夫唐伯的手艺。40年过去了,那些文字和图像依旧顽强地印在墙上,清晰可见。

  1976年,陈贤妹与丈夫结婚,夫妻二人从此相濡以沫。在儿子阿兵的印象中,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老爸出去打工,家里就由妈妈打理。养猪、耕田,样样都行。”

  1998年,丈夫老唐所在的工厂倒闭了,没领到一分钱工资。陈贤妹毅然决定“代夫务工”。她开始跟随儿子阿兵外出打工。2007年,小孙子出生,虽然依旧贫穷,但陈贤妹的生活顿时变得忙碌起来,也更有了奔头。

  数月前,祖孙一家来到广佛国际五金城,在南村租下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孙子上学期间,陈贤妹给一家小公司做饭,空闲时间就出去捡垃圾卖钱。“千把块钱一个月,有空去捡捡垃圾、废金属或者剪剪纸花。”她说得平淡,“有手有脚什么做不来,我不怕苦,踏实就可以了。”

  每个人都会帮人的

  “说高尚的那些是假话,因为帮助别人本来就是很平常”

  《为人民服务》不仅印在墙上,还印在陈贤妹的心里。

  “这不是什么高尚不高尚,说高尚的那些是假话,因为帮助别人本来就是很平常。”陈贤妹说,“一个人看到别人受苦,如果不帮,自己良心都过不去。在我们农村,你帮我,我帮你,每个人都会帮人的,也不止我一个。”

  陈贤妹不记得自己帮过多少人了。平日里看见小孩、老人衣服破了,她总会主动帮忙把衣服补好,“老人跌倒了,一定会把他扶起来”,还几次救起掉进河里的小孩子,“哪会想那么多”。

  陈贤妹坚信,好人会有好报,就要老老实实地做个好人。她经常帮其他老人家卖菜,找回的钱,即使只有一两角,“也要当面还回去”。

  直到去年,陈贤妹跟着儿子一家三口挤在20平方米不到的出租屋里,为了攒钱买房、供孙子上学,她一天到晚在不停地做工。白天做保姆,晚上就出去拾荒,帮补家用。只留老伴唐伯一个人在老家阳山县,靠着仅有的一亩田和一亩地生活。

  尽管如此,她却认为“没有什么好埋怨的”,拣废品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如果路上遇到熟人,她会响亮地叫出对方的名字,大笑着上前问长问短。

  但没有想到,10月13日,在广佛五金城那条无数次走过的道路上,陈贤妹哭了。

【 作者:  编辑: 刘贺林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