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兰考泡桐:拥有“音乐天赋”的“绿色银行”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2 16:3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新社兰考11月2日电 题:兰考泡桐:拥有“音乐天赋”的“绿色银行”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40多年前,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焦裕禄在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倡导大量栽种泡桐以改造生态。原来仅作为治理风沙盐碱的这些泡桐,在40多年后的今天,还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因得益于黄河故道独有的土质,兰考泡桐生就“艺术”特质,成为中国民族乐器最佳的音板原材,并占据市场九成以上份额,小小泡桐也因此价值万金。

  兰考人的泡桐情结

  泡桐花开粉紫色,春夏时节花香沁脾。家住兰考城关乡朱庄村的魏善明虽头发花白,但却身体硬朗,时常牵着老伴,黄先芝到自家桐林下散步,那里植有近50棵泡桐,已生长8年有余。

  1962年,兰考正值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为治理“三害”,焦裕禄带领民众种植了大批泡桐。此后,兰考人一代接一代坚持种植泡桐,至今已有40多年。

  “过去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闲心看泡桐花开。”今年70岁的魏善明说,40多年来,泡桐不但治理住了风沙,农民有了经济来源,小麦亩产也达到1000斤,“这在过去都不敢想的,泡桐可是我们兰考人的宝贝呀。”

  黄仙芝说,泡桐树好种植、耐盐碱,生长速度快,种在好土地还不行,就适合兰考这种“孬”地方。在兰考家家户户都有泡桐。

  深秋时节,中新社记者在兰考田间地头、农家庭院采访,处处可见灰褐色“皮肤”、滚圆粗壮的泡桐树。一排排泡桐犹如一条条绿色屏障,昔日黄河故道绿荫如盖、林茂粮丰。

  根据官方统计,兰考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3万亩,农桐间作43万亩,其他农田林网、固沙林等近50万亩,林木覆盖率20.16%,已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

  一棵泡桐价值万金不夸张

  一棵树龄15年的泡桐用作普通木料,按市价不过千元人民币,而把它加工成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器乐,身价便上涨数十倍或更甚。

  固阳镇徐场村是有150多户、800人左右的自然村,却有大小乐器加工作坊30多家。

  未见人,先闻声。走到村民徐顺海家门口,就传来阵阵乐器的声响。进入院内,但见泡桐为原材料的古筝、琵琶、文琴、古琴等摆满小院,就连客厅也有工人在打磨古琴。他说,村里除了老人小孩之外,只有两种人:或者是老板,或者是制作乐器的手艺工人。

  “乐器最核心部分在于音板,用兰考泡桐制成的音板纹路匀称,透音性能好,音色绝佳。”徐顺海指着一台古筝说,单棵泡桐大约能制作100把音板,每台古筝价格为600元至上万元人民币不等,“照此算,一棵泡桐价值万金毫不夸张”。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兰考人并不知道泡桐能做乐器。据一家乐器企业副经理陈改州介绍,当时,泡桐被制作成烧火用的风箱,这些风箱在鼓风时,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然而,泡桐只能被贱卖”。

  直到有一天,上海乐器厂的一位技师偶然听到这种声音后说兰考的泡桐很有“音乐天赋”。这个消息在业内迅速传开。1992年,原国家轻工业部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兰考泡桐为国内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音板的最佳材料,遂把兰考确定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目前,兰考全县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已发展到34家,家庭作坊式乐器加工店更是星罗棋布,产品远销美国、英国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里也由此产生不少百万、千万富翁。

  村民徐四海说,“有泡桐就像拥有一个‘微型银行’,泡桐现在越来越金贵了,并且价钱一直在往上涨。”

  “绿色银行”面临“资金断链”

  泡桐的“金贵”也预示着稀缺,虽然全国以板材为导音材料的民族乐器有30%是兰考生产,但这一“绿色银行”也面临泡桐资源萎缩的难题。

  在红庙镇双杨树村村民程彦昌看来,泡桐对环境的要求苛刻,“种在路边的不行,种在自家院子里的也不行,泡桐朝阳、背阴又不一样。” 据介绍,种在路边和庭院的泡桐容易受到汽车等噪音干扰,致使内部纹理发生变化,不再适合制作专业民族乐器的音板,价格也会随之跌落数倍。

  此外,中原民族乐器公司总经理代胜民表示,制作泡桐音板用的需要生长10年以上,最好是15年至18年之间。同时,人工成本近年来持续上涨,一些厂家出现恶性竞争。所有这些都影响着兰考民乐企业的发展。

  面对上述情况,兰考官方2006年6月成立行业领导小组,以强化行业自律。目前,该县已规划占地1000余亩的民族乐器产业带,针对乐器加工行业所需技术工人特点,设立木制品、声乐等相关专业,有计划培训技术人才。同时,加大泡桐种植面积,实现泡桐资源的循环。

  “治理风沙与发展经济并不相悖。”固阳镇镇长李怀斌认为,焦裕禄在特殊年代带领大家栽泡桐、治风沙,如今用来制作乐器、制造家具,说明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面发展。他表示,泡桐是兰考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大家有责任维护好这个“绿色银行”并传承下去。(完)

【 作者: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