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寿山石乱象:盗采倒卖成产业 造假牟利暗伤诚信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2 13:56: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前述网站销售的一块“寿山石料”经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多位专家鉴定,实为经过药水处理后的假石。

  据专家向本刊记者介绍,地下加工点通常采取两种途径造假牟取暴利,一是采用药水浸泡等方法,将质量较差的寿山石种“改造”成价格较高的石种售出;二是从河南、内蒙古、云南等地采购一些与寿山石外形相似、价格相对低廉的石料冒充寿山石。

  “寿山石中名贵品种如田黄石素有‘一两田黄几两金’之说,田黄石因此成为造假的重点对象,也让一些投资者‘很受伤’。”福州石雕艺术工艺厂厂长、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一帆对本刊记者说,在北京等市场,一些不法分子拿与田黄石纹理相似的其他石种煮色,再以化学药剂侵蚀成石皮,经过一番雕饰后,署早年名家大名,还编排出有关石头的生动故事,其形制较大,获取暴利惊人;在上海等市场,不法分子以熔炼石粉、染色制造假田黄石方章旧品,印钮和底字的刻工都很讲究,易于鱼目混珠。

  制作名贵石种艺术品假鉴定近年来也充斥市场。本刊记者近日在“中国篆刻网”发现,一家“形象店”陈列着一件寿山田黄石作品及其鉴定证。这份鉴定证显示出自“福建雕刻艺术中心”等3家权威机构。本刊记者将该鉴定证书图片交给权威机构查验,证实是一份假鉴定。据店主介绍,这份鉴定是福州供应商帮助做的,他本人分辨不出真假。

  本刊记者近日还收到一位福州消费者的投诉,10月中旬,他在一家网店高价购买一方黄色印章,收到快递后发现,该印章石质疏松,如同石蜡,不堪雕刻。“根据网店张贴的承诺,没有损伤的情况,可以无理由退货。我与店家联系退货时,他先是推脱身边有事,后来就干脆不接电话。”

  “重材轻艺”伤创作

  在玉石市场,与和田玉等珍稀品种相似,投资者对寿山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好石质意味着高额利润;相对于卖资源的快捷简便,进行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则显得漫长艰辛,艺术创作队伍也因此滋生了“重材轻艺”的不良现象。

  今年30多岁的张颜(化名)本是一名颇具发展潜力的石雕工艺师,他却依靠其父担任福建某石雕艺术工艺厂负责人期间积累的寿山石原料,几年前就“弃雕从商”。

  张颜告诉本刊记者,一块寿山石好料材,切割锯章,简单打磨成表面光鲜的章料,一摆出来一两天就销售一空。而进行一项寿山石雕刻创作,从选材、选题,到动刀、成品,少则一年,多则数年,辛苦不说,不见得有利可图。

【 作者:王晔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