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绿色出行能否常规化?深圳市民建议完善公交系统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2 09:23:00   来源:南方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大运期间,深圳发起志愿“绿色出行”倡议,完成了城市管理的一次大胆突破和创新。 鲁力 摄

  开篇语 今年8月,历经4年多筹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成功举行。大运会给深圳带来了哪些遗产?深圳在后大运时代如何延续“不一样的精彩”?近期,深圳全市正在开展为期3个月的“弘扬大运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活动的重要一环,就是将大运会筹办、举办过程中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行政管理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成果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形成制度成果。今天起,本报将持续聚焦深圳在大运期间推出的交通出行、城市刷新、U站管理、场馆利用等创新做法,探寻这些大运成果制度化的路径和方式。

  超过200万的机动车保有量,全国最高的机动车密度,每年超过10%的机动车增长。对于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深圳而言,减少上路机动车数量,是确保赛事交通组织正常运转的唯一选择。然而,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深圳却放弃了以“行政强制”方式“限行”的传统做法,转而发起志愿“绿色出行”倡议,充分调动市民积极参与,完成了城市管理的一次大胆突破和创新。

  大运会期间,深圳空旷而通畅的道路,不仅是市民对政府呼声的积极响应,也是深圳“志愿之城”良好形象的展示,更是深圳举办重大活动的一次成功尝试。然而,大运会结束后的两个月,深圳的道路交通从平静回归繁忙,从通畅又走回到了早晚高峰必堵的老路。作为城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深圳市交委,不久前刚刚发布了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疏导交通拥堵成为白皮书的核心内容。

  10月31日,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发起的“弘扬大运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中,志愿“绿色出行”被列为大运会的重要成果。未来两个月,深圳市交委还将对“绿色出行”经验进行总结,并将该措施制度化,作为解决全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项基于市民志愿的交通管理措施,从临时性举措成为常规性制度,还有许多配套政策需要完善。引导车主合理用车,抑制和减少不必要的机动车出行,是两个基本的方向。在深圳市交委相关细节还未出台之前,本报也对“绿色出行”常态化的路径做了大胆的猜测。此外,制定一项影响全市两百多万车主的制度,听取市民的声音和观点,是确保制度能够长期坚持的重要环节。

  猜想

  出台奖励措施鼓励少开车

  今年7月,深圳志愿“绿色出行”行动发起后,深圳市交警局曾表示,将对大运会期间申报停驶次数多的车辆进行统计,并对主动停驶的司机授予“绿色出行之星”荣誉。尽管此项奖励截至目前仍未落实,但从交警部门释放的信号来判断,从事关车主利益的角度出发,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推进“绿色出行”,并非没有可能。

【 作者:宋亚芬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