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外资仍看重“中国制造” 制造业迁回美国比例很低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1-01 15:15:00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中国仍是低成本出口主要基地,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比例其实非常低

  15%的美国企业将从中国撤退?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危言引发广泛关注。美资企业大规模撤退风潮是否即将到来?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深入珠三角地区调查发现,尽管美资转身回国的个案不断涌现,但大规模美资撤退风潮并未显现,特别是在需要大量人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 最大瓶颈是人手

  “中国工人的工资虽然涨幅不小,但相对美国依然廉价”,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美资回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尚不多见。专业从事外商直接投资咨询的协力管理咨询公司中山分公司相关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他们在中山当地有数十家外资客户,目前还没有出现美资企业撤销、关闭的情况。东莞合智电子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盛佳丽电子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据他们所知,大规模的美资撤退尚未显露。

  事实上,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高技术含量的碳纤维棒球棒生产被佳顿集团转移到美国的同时,广州自强体育器材公司正忙着将招聘启事挂到各大网站。“我们目前要扩大钓鱼竿的生产,现在闲置车间已经全部开动起来,公司正在扩充人手,要从现在的500多人扩大到1000人左右,”公司员工阿MAY说。

  佳顿集团在广东东莞的另一家全资子公司———东莞汇勋电器制品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他们目前经营正常,没有听说美资撤退一事。不过,据佳顿大中华区董事长此前透露,在劳动成本不断上升之后,劳动力密集型的经营非常困难,公司员工已经从最多时候的1万多人减少了数千人。 公司唯有利用自动化来代替人手操作,这样非工人的技术人员的工资会比原来多一到两倍。

  美资投入虽下降 欧盟投资却增长

  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67家,同比下降5.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42%。这似乎可以让人隐约嗅到风雨的气息。不过,与此同时,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投资未现颓势。

  前8个月,亚洲十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澳门、台湾;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4496家,同比增长8.6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69.72亿美元,同比增长23.12%。欧盟27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1132家,同比增长8.53%;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5.62亿美元,同比增长3.28%。

  波士顿咨询公司还是没有忘记中国市场的闪光点———对于西欧来说,中国仍将是它们低成本出口的主要基地。“即使将生产效率考虑在内,201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还只是西欧国家的25%;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预计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达到西欧劳动力成本的38%。但这一增长还不足以形成转折点。今年五年,中国仍将是欧洲倚重的低成本生产地。”

  中国产品服务仅占全美个人消费的2.7%

  中国市场反成美资新兴奋点

  哈利·赛亚丁(华南美国商会会长、美国商会亚太理事会中国事务副主席)

  在美国企业家看来,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会不会冲击“中国制造”?羊城晚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华南美国商会会长、美国商会亚太理事会中国事务副主席哈利·赛亚丁。

  “美国生产企业迁回美国不会对中国出口制造业造成重大冲击,”哈利认为,分析这一事件,首先得打破所谓“在美销售的大部分产品均为中国制造”的说法。

  哈利称,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最近的一份专家报告《“中国制造”中的美国成分》指出,“在2010年,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仅占全美个人消费支出的2.7%,平均而言,当美国人每花1美元购买中国制造商品的时候,其中的55美分购买到的是美国的服务。”换言之,美国成分占去在美“中国制造”的55%。

  哈利说:“按照这份报告,真正支付给中国的由中国制造的产品仅占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1.2%。因此,波士顿咨询公司预计的将有15%的生产企业迁回美国本土,只是这1.2%中的15%,对中国出口制造业并不会造成重大冲击。”

  不仅如此,哈利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将成美资企业在华投资的新兴奋点。

  哈利指出,华南美国商会今年3月发布的《2011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75.1%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主要业务转为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不再向国外出口,而在2003年还不到24%。”哈利认为,“这意味着这些企业正在针对中国市场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哈利预计,中国不断扩大的内需将为美资企业提供巨大商机。哈利称,据他了解,在这方面,美资企业将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而对于从中国迁往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美资企业,哈利认为:“从中国迁移到其他低成本区域的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低技术含量、高耗能的产品再加工制造业,通常对环境影响较大,迁离中国也是件好事。”

  外单缩减让小企业首当其冲

  刘斌(深圳伟博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中国企业来说,“美资撤退”会对“中国制造”带来多大冲击?在中国企业家眼中看来,小企业可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位于深圳的伟博思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模具技术软件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刘斌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一位美资模具商已经将在中国的六家工厂收缩为四家。刘斌认为,高端模具生产一直把持在欧美发达国家本土,但考虑到劳动力等成本,欧美国家会将一部分低附加值的订单外包给中国。而一旦这些美国订单回流,之前承接这些订单的一些小企业无疑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今年以来已经有一些小模具作坊消失了,”刘斌分析,外资订单的缩减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青

【 作者:何敏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