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成都双年展部分展品。
版式设计:蔡华伟
曾经专属于艺术小圈子的双年展,在成都“变身”为一场全民盛会。
9月29日开展,免费对公众开放,截至10月30日,本届成都双年展吸引观众超过27万人次。甚至应观众要求,原定于10月30日闭展的三大主题展览将延期至11月6日。
如何让艺术走出小圈子?艺术如何变身为“城市名片”?成都双年展正在答题。
——编 者
四川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双年展。
一位参观者站在油画《彼岸桃花》前,隔着防护带,上身前倾、脖颈伸长、仔细打量,近些、再近些……他一面努力保持着对艺术的探究姿态,一面似懂非懂地喃喃自语:“这桃花可真艳丽。”
此刻,油画作者周春芽正在成都蓝顶艺术区的工作室里,饶有兴致地翻阅有关本届双年展的报道,毫不掩饰欣喜之情:“以前,能看到我作品的普通老百姓太少了,双年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观众去得多,媒体报道也多。”
同样欣喜的是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川。自2001年设立,今年首次由政府推动,成都双年展在1个月内吸引观众超过27万人次,这意味着双年展成为成都的一张“艺术名片”,已经具备“群众基础”。
我或我们?
开幕第一周,就吸引观众16万人次
“进去看看,成都双年展就在这里。”
“双年展是什么?”
“艺术展览,听说里面有画。”
“画?哦,那是好东西,去看去看。”
双年展开幕当日,总策展人吕澎在东区音乐公园门口,遇见一群正在散步的老太太,如此讨论成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盛会。
被她们认为是“好东西”的画,在“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板块展出,只是本届双年展的一个主题展览,另外还有“谋断有道:国际设计展”和“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两个主题展,以及16个特邀展……这些信息,这群普通的老太太或许并不清楚,即使清楚,也不一定能理解其中寓意。
她们走进双年展的逻辑只是“艺术=好东西=应该看”,生动质朴得让吕澎记忆深刻:其实对于艺术,最寻常的老百姓,潜意识里也有着好奇、尊重和向往。
8天后,吕澎收到来自双年展组委会的统计数据,再次感受到“艺术正在这座城市炸开”的热情:9月29日开幕至10月7日晚,仅国庆黄金周一周,双年展吸引观众16万人次。“完全超出我的预期。”吕澎坦言。
展览期间,双年展组委会在现场随机调查:受访的50名参观者中,就有38名从未观赏过双年展等艺术展览。“即便懵懂,大家来看一看,觉得很热闹,知道艺术展览原来是这样的,就已经很好了。”吕澎为本届双年展的公共性打了90分。
他最爱坐在东区音乐公园展区内的仿古茶铺里。茶铺正对着扶手电梯,电梯的一端,常常是到了下午四五点快闭馆时,也仍在排队入场的观众们;茶铺被3张贴在墙上的巨型海报包围:“溪山清远”、“谋断有道”和“碧山计划”(特邀展览)。
这位总策展人目送着入场的观众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只影单地走进某个展厅,他也许还在心里猜:他们有在仔细打量吗?抑或只是鱼贯而过?
在他视力范围之外的另一方空间里,一张大幅海报:“ME,WE.”(“我,我们。”),仿佛在提问:艺术家表达“我”的艺术能否让“我们”老百姓享受?
苹果或南瓜?
艺术应该是越界的,打开人们的想象力
“这是什么玩意?”
“是苹果吧。”
“不是,是生了蛀虫的苹果。”
在本届双年展上,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南瓜”雕塑引来一番别致的解读。
像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想象并不少见,也有观众直喊“看不懂”,在留言簿上写道:“原来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捉摸不透”。
周春芽有着艺术家的坚持:艺术如果完全按照大众已有的审美标准展现,就无法发展了,“艺术家总是要往前多走一步,艺术普及不是画让所有人都能看懂的画,而是帮助大众理解艺术家的作品,让他们形成对艺术更丰富的理解。”
在吕澎看来,普通观众必须要接受“不懂”的洗礼,“艺术应该是越界的,越出我们的日常习惯。越出去之后,大众看到了,吃了一惊,于是朝边界迈出一步;艺术再越一次界,观众再往下一个边界靠近。人的思维、想象力和精神世界就这样被打开了。”
《无题》、《红梅》等艺术作品能否打开参观者的精神世界?吕澎不敢肯定。但他肯定的是:“艺术影响着每一个人。观众看了,即使永远不谈论、不思考,但一想到艺术,刻在心灵上的记忆就会被激活,就会产生影响。这是一个缓慢却自然的过程。”
展览上的留言簿泄露着每一个被影响了的精神世界。有人由衷感叹“原来艺术离我并不遥远”;有人在“溪山清远”里迷失,却“萌发出一种新的生活概念,将带着它,创造我的作品”;有人被“谋断有道”触动,“印象最深的是《无常》,无常是生与死的约定,是今生与来生的界限”;有人沉浸于“物我之境”,“突然很想家!看着这种街道,想起童年生活”……
影响甚至超出了理解艺术本身。观众看不懂展品,周春芽反思:“我们的艺术公共教育缺位了”;参观者缺乏观展礼仪,当地媒体率直地提醒《艺术展场不是“火车站” 素质!素质!》;为保证展品安全,组委会在原本开放展出的艺术品前加设防护带,参观者质疑:我们何时才能和艺术品“零距离接触”……
“看到了、谈到了、享受到了、被关联到了。”吕澎如此总结艺术正在对每一名参观者发挥的影响力。
文化服务或城市名片?
艺术的普及推广,能演变成城市的符号和注脚
曾经专属于小圈子的双年展,正在成都“变身”为一场全民盛会。周春芽认为,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不仅投入扶持资金,更调动各方资源进行立体宣传。“政府的服务力度到了,老百姓的参与度就高了。”周春芽说。
在李川眼里,双年展不是普通展览,由政府推动,不仅有利于艺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普及推广,更能演变为一个城市的符号和注脚,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为成都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奠定又一个基石。
自开展以来,李川忙着陪客人穿梭于三大展览之间,不少来取经,还有一些“登门”考察展览所在地东区音乐公园。这个由老工业厂区改造的“音乐互动体验消费”聚集区,与双年展互动,虽开幕不久,但已被带旺了人气。
闲下来时,这位官员总去逛位于工业文明博物馆的建筑展。在“策略东村”展区内,他一遍遍打量“林盘城市”、“城市厨房”、“街亩城市”、“空中多层公寓”等设计模型,无数次在心中想象一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模样。
“策略东村”是政府的“命题作文”,邀请12家国内外建筑事务所对成都规划建设的文化创意新城——成都东村进行设计重构,设计内涵紧扣成都的未来发展目标“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个目标,也正与建筑展“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的主题内涵不谋而合。
这其实是各方的“有谋而合”:既然双年展能成为“城市名片”,为什么不将城市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因此,本届由政府集各方之力而办的双年展,从总主题“物色·绵延”,到分主题“溪山清远”、“物我之境”,都直指田园生活的惬意与悠闲。“对于政府办双年展而言,一定要选对主题。”李川说道。
“双年展是否已成流行的城市营销手段?”有媒体如此提问。吕澎认同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但成功的秘诀在于“专业化的运作”和“国际性的营销经验”。这位和政府打了好几个月交道的策展人坦承:在这两方面,无论政府还是策展人,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磨合、学习、甚至妥协。
周春芽则说:“关键要坚持,两年后怎么办?四年后怎么办?能不能把全世界最好的艺术家吸引到成都来?能否将它办成中国最好的艺术盛会?”
对于将在11月6日延期闭幕的成都双年展而言,题还没答完,新的提问却已然开始。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