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酒泉10月31日电(记者王经国、黎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10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神舟八号飞船在轨飞行期间,空间应用系统主要担负两大任务,分别是中国与德国合作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以及空间环境预报。
“这次在太空开展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共包括17个项目,其中中国承担10项,德国承担6项,双方合作承担1项。”赵光恒说,项目涵盖了动植物、微生物和水生物以微重力环境为主的效应研究。
德方开展的项目包括纤细裸藻对微重力的分子适应性研究、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在微重力情况下的分化研究等。中方的科学实验在基础生物学、生物技术、辐射生物学、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生物学问题均有实验项目。
空间应用系统神八任务总体主任设计师赵黎平介绍,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生物会表现出与地面不同的特性,因此,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对于未来航天的研究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空间环境预报主要是对发射前和飞行器在轨运行期间空间环境进行预报、警报。由于这次神舟八号飞船将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所以系统要同时支持对两个飞行器的空间环境进行预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预报的难度。
“对航天器的空间预报就像天气预报一样。”赵黎平说,系统根据国际上检测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空间环境状况,如太阳活动、地磁爆和空间碎片等进行预测预报,确定空间环境是否平静,飞行器在轨运行是否安全。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郑州日报社和中原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 稿件来源:中原网 或 中原网-郑州日报 或 中原网-郑州晚报" ,并不得删除最初发表的报纸名称和作者署名。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