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关键字:   高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重庆推干部政绩考核新规 百姓掌握干部半边"官帽"

中原网(www.zynews.cn) 发布时间: 2011-10-31 10:36:00   来源:重庆日报  我要评论

字号    意见反馈 新闻爆料 进入论坛 打印 关闭

  普通百姓:掌握干部半边“官帽子”

  对于民意调查这一新事物,起初很多区县并未重视。例如璧山县,2009年在全市的综合排名是38位,倒数第三。

  “输就输在民调上。”璧山县委书记范明文说。考核结束后,璧山曾分析民调落后的原因:文体广场修了三年,没修好;农村公路不能畅通,通了路又不能通车;横穿县城的璧水河是一条臭水沟等等。

  “只埋头追求经济发展,不顾及民生不行;加大民生投入,不了解老百姓真实需求还不行。”范明文说,为此,璧山先是进行了自身的民意调查,了解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然后投入38亿元,相当于财政的63.5%用于民生项目。

  “去年,璧山以一天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推动城市绿化,绿化面积达289万平方米;一天以2栋楼的速度推进立面改造,完成140万平方米;拆掉了5400多块广告牌;半年时间,完成了73公里的璧水河整治,现在每个月向河里投放一万斤鱼,让市民免费垂钓……”说起去年一年做的民生事,范明文背得滚瓜烂熟。因为这些事直接关乎璧山在一年一度“大考”中的成绩。

  去年,璧山的民意调查成绩从38位跃升为全市第2位,增幅全市第一。加上经济发展指标为全市第一,去年璧山的综合测评获得了全市第一名。

  “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自然能看到。”范明文说。

  也正因为民意调查对推动区县工作的巨大作用,三年来,其在考核中比重由10%上升到30%。市考核办表示,未来其比重还有上升的可能,甚至可能占整个考核的“半壁江山”。

  这是因为,一方面区县及市级部门是否关注民生,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区县发展的实绩,客观上会反映在百姓生活上,其施政效果老百姓感同身受。因此,老百姓是最好的评价者。

  特别是在我市民生导向型发展路线的影响下,市考核办对干部实绩的考核也大多体现在民生上。据市委组织部统计,2010年我市干部考核指标中,有60%直接指向民生。

  由此,我市干部考核真正与民生导向发展路线紧密结合起来后,干部干得好不好,普通百姓的话语权占到了一半,这就等于把干部“官帽子”一半的决定权交到了老百姓手上。“只有服务百姓、执政为民才能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绩”的理念也成为重庆党员干部的共识。(记者 杨冰)

【 作者:肖媛媛  编辑: 】

  相关新闻
abc
  版权声明